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0平米的荷兰老年公寓一个月要多少钱?(图)

(2009-03-26 22:32:58)
标签:

老年公寓

养老院

荷兰

福利

甍鸟

sheltered

housing

敬老院

杂谈

分类: 橙橙荷兰

                             老在“未富先老”时代的人该怎么办?                       

                                               甍  鸟 

 

           60平米的荷兰老年公寓一个月要多少钱?(图)

           婆婆的家--老年公寓外观一景

 

    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基准,“老人”的定义是65岁以上的群体。如果老人人口占总人口的7%(欧美基准),就意味着该国家进入“老年化社会”(联合国的基准是,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若占总人口的10%时); 如果这个比例超过14%,就被称为“老年社会”。现在,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为10.4%,65岁以上的比率已经超过7%。这表明,中国社会已经开始老年化,或者说中国进入了老年化社会。日本学者内田满还把老年期划分为两期。既,65岁到74岁为“老年前期”,75岁以上为“老年后期”。

 

    以前在旧文“十岁的孩子说"老师不听政府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311560100bsl0.html)中提到,有关二十一个先进国儿童的幸福度调查。结果表明,荷兰名列第一。那荷兰老年人的幸福度如何呢? 荷兰在1976年老年人口的比例是11.7%,进入了老年化社会。2006年该比率上升到14.3%。荷兰已经从老年化社会过渡到老年社会。

    走在街上或超市里经常会看到独自一人,看上去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就坐那种电动的轮椅车。在荷兰,老年人和成家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不多。而且越是高龄的老年夫妇或者孤寡老人的独居现象越多。7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四层独居。不少荷兰人等孩子都独立,自己没有精力和能力照看家的时候,就买掉自宅去租赁老年公寓。婆婆就是其中一位。

        

    公公已经不在。婆婆现在一个人住在老年公寓里(应该属于“Aanleun Woning"一类。这类老年人公寓的利用着为65岁以上能生活自理的老年人。公寓里还设有公共大餐厅)。我们几乎每周都给婆婆打电话,一个月去看望她一、两次。和先生的哥哥姐姐三家,不成文地轮换着周末接她到家里住上一天。   

   

    婆婆所住的老年公寓是个环状的三层楼。有个封闭的内庭。庭院里摆着的两张桌子、供聊天聚会待客用。一楼住户从的客厅里,还开有可以出入外面的一扇门。门口有一块小空地可以摆放桌椅。这里的房间基本上都是两室一厅。面积大概60平米左右。两个卧室,一个自己用,另一个是客房。厨房和客厅连在一起,大概有25平左右。卫生间和浴室也是连在一起,大概有10平米。一个人使用这套房间绰绰有余。

          60平米的荷兰老年公寓一个月要多少钱?(图)

          中庭。上面是玻璃天窗是封闭式的。 电梯供腿脚不灵便和做电动轮椅者使用。

          60平米的荷兰老年公寓一个月要多少钱?(图)

          中庭里的一角  聊天看书待客的地方。

          60平米的荷兰老年公寓一个月要多少钱?(图)

          60平米的荷兰老年公寓一个月要多少钱?(图)

          公寓的外观。这些老人家更有时间闲情逸致。屋里屋外窗台花草繁茂。

   

    这里的月房费大概是700欧元(现汇率,6300人民币)左右。但每个住户的费用不同。因为根据收入来决定房价。荷兰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三方面。既,国家发放的养老金、退休前所供职的单位发放的养老金以及个人缴纳的养老金。

    婆婆一个星期一次请人来打扫卫生。每个月大概付30欧元。帮助打扫卫生的年轻姑娘是专门从事福祉工作的。婆婆付的三十欧元只不过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据说,清洁工的工资是荷兰政府支付。婆婆爱美,什么时候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每周还做一次头发(卷发)。也是请给她打扫卫生的那位年轻女子来帮忙。也不需要我这个媳妇帮她做什么。每次去看婆婆,临走前,我都喜欢刷掉用过的杯子。可婆婆都不让我动手。但我每次都坚持收拾干净再走。本来不住在一起不能给婆婆做什么。但总不能给她老人家添麻烦吧。   

   

    我长年生活在国外无法孝敬父母,只能每个月给家里一点钱,多少安慰一下自己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之心。结婚后,就和先生商量继续保持这个传统,并主张同时也给婆婆点钱。虽然婆婆经济上富裕,不愁吃也不愁穿。因为这样公平。但先生说:“我妈就不用了。我和哥哥姐姐都曾想给她些钱,但她不要也不需要。她只希望我们子女,还有孙女孙子多去看看她就满足了。”。

    来荷兰之前,曾经看过一位在荷兰生活过的日本女性写的文章。文中提到,她很羡慕大多荷兰媳妇不用照看老人而是求助于家庭护理人员。因为在日本,老年人大多是和长子生活在一起。长媳的负担非常重。日本的婆媳关系也是常常被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也许我是个中国人吧。我总觉得年迈的婆婆一个人住不容易很孤独。看见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一个人上街买菜或者推着小车走在街上时,就会想到婆婆也会想起父母(虽然父母相对婆婆还年轻一些)就会有些感触。

    去年的圣诞节婆婆在我们家住了两天。吃饭的时候、她说过两次:“还是大家在一起吃饭热闹啊。”我们送她回家的早晨,她对我说:“我要回家了”(婆婆仅仅会一丁点儿英文)。话语里藏着一种依依不舍。送她到家后,她像孩子似的还反复问了我好几次。“我家是不是也很漂亮?”。如果婆婆和我们一起住我没有意见。因为谁都有老了的时候。但许多荷兰父母和子女之间都是独立的。经济上算得也清。何况有些老人也不喜欢和子女一起住,喜欢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婆婆这个星期和她的姐妹以及公公的兄弟姐妹去了荷兰东部。这群老人家最大的已经九十高寿了。他们每年都会在荷兰的乡下租一个房子住上一周搞家族团聚(一年两、三次)。

    当父母老了自己不能自理生活时应该谁来照顾? 据广濑麻里子论文(文末注)的调查,荷兰人相对于其他欧洲先进国里而言,选择应该亲属照顾人的比例最小(黑色)、选择顾护理人员(棕色)和送“verpleeghuis”的比例大(绿色)(参考图表记3的是荷兰)。

        60平米的荷兰老年公寓一个月要多少钱?(图)

          1、丹麦 2 瑞典 3荷兰 4 比利时 5 德国 6 奥地利 7 法国 8 西班牙 9 意大利 10希腊

         黑色块表示“家属护理”,浅棕色为“请家庭护理”。 绿色为送父母到“Verpleeghuis”

 

 “"Verpleeghuis"(ナーシングホーム),是指,为有必要高度护理的老年人提供护理治疗和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服务的保健设施。抱歉不知道中文确切怎么翻。             

 

    每次去看婆婆。临走时,婆婆总是站在客厅的门外,一直摆着手,直到我们的车开走,消失在彼此的视线里。看着她一个人站在那里挥着手,每次总有一种难言的感觉。上周我们去接她去老公的姐姐家。那天,天气很暖,阳光明媚。她的邻居坐在客厅门外的白色椅子上。白色的衬衫,外套着一件火红的毛衣。老妇人已经十足春意盎然了。端着一杯咖啡在那一个人慢慢地品着。看上去很优雅也很悠闲。但我还是一厢情愿地感受到那咖啡里拌着的她的一丝孤独。人老了真不容易! 谁都有近黄昏的那一刻。就会马上联想到人生暮色苍茫时该怎么过? 

 

     中国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开始向老年化社会迈进。和西方先进国家不同之处是,西方先进国家大多是经过经济高度发展,医疗、养老、家庭护理等福利制度都趋于完善之后步入老年化社会。而在中国,相关的福利制度尚在建设完善之中,就相对提前进入了老年化社会。属于“未富先老”。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一对夫妇赡养两家的老人实在是力不从心。“养儿防老”将会越来越难,而且越来越不现实。完善和建设养老院和敬老院、增加老年人公寓,培养家庭护理人员等等问题越来越将受到社会关注。固有的养老观念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预测,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9%。也许年轻人觉得离老年好像好远好远。其实不然。就像小沈阳说得那样,“其实、人生可短暂了。这眼一睁再一闭就是一天。”就像一个星期,一过星期三,这一星期就像突然加快了步伐,转眼一周就从眼皮底下划过去了。

 

     该想一想怎样才能过个安稳幸福的老年。 

 

注1:部分数据参考广濑麻里子《オランダにおける最近の地域福祉改革の動向と課題》。最后一图也是改编于该论文。

注2:只是了解婆婆住的老年公寓、只见了"一斑"、"全豹"还得慢慢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