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片出处:http://image-search.yahoo.co.jp/search)
“ラーメン”即“拉-面”。若有机会到日本,一定要尝尝日本拉面,外加日本式的煎饺子。体验一下日本化了的中国的面和饺子。
日本人非常爱吃拉面,每个城市你都可以随意找到拉面店。有的还开到,深夜才打烊,还有彻夜通宵的。原本来源于中国的拉面,风风雨雨几十年让日本人花样翻新改革创新,夸张一点地说,现在成为日本人非常喜爱的“国面”。“一风堂”公司,还反过来,进军咱们大陆。
别小瞧这一碗面,有名的拉面店每年的营业额,竟高达上亿日元。有“人气”的拉面店,你要排上十分钟、二十分钟才能入口。还不能慢慢细嚼慢咽,因为外面那长队让你不得不唏哩哗啦快点吃完。本来日本人吃拉面(荞麦面也是)时,就“呼噜呼噜”的,这一急,呼噜的分贝就更升级了。
日本拉面好不好吃,关键在于汤,其次才是面。日本拉面的汤,主要有大酱、盐、酱油、猪骨汤来调制的。在日本,有许多拉面“达人”(たつじん)(最近发现这个日语,在国内被“裸用”了,即不翻成中文直接用)。还有拉面研究会,新横滨,还设有拉面博物馆。
拉面,最初是华侨把它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拉面“达人”石山勇人,还把日本拉面的发展分为:黎明期、普及期和发展期。
(黎明期)
1871年,许多华侨来到日本。在横滨、神户等地营造了南京街,即中华街。华侨多数为广东出身,海鲜为主、清淡的广东菜,渐渐被日本人接受。随后,中国菜馆如雨后春笋般,星星点落日本各地。1910年,东京头号拉面店诞生。叫“来来轩”。之后,在其他的城市也陆续有了拉面店。
(普及期)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有许多从中国回来的日本人,开起了拉面“屋台”。拉面进入了大众普及期。
所谓“屋台”,即,露天的小铺,有点像咱们的大排档。之后的四十余年,拉面在日本不断地生根发芽,味道也不断地变化。地区不同,风味不同。拉面在日本深深地扎下根落了户,深深地勾住了日本人的胃。
旅日十几年,也深深地爱上了拉面。尤其是酱味儿的拉面(味噌ラーメン)。一个月不吃上一次,就像缺点什么。完全上瘾了。
(发展期)
进入九十年代,拉面进入了发展期。1994年,在新横滨,建了一座拉面博物馆。各地不同风味的拉面店,汇聚一堂,非常有趣。我去过一次,品赏的是,北海道拉面。足足排了一个多小时!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喜欢拉面的“拉民”们(本鸟造语)彼此更容易交换意见,传递信息。拉面,就这样连汤带面地不断地被改革,不断前进。近几年,在东京,还出现了颇为时尚的拉面店、但不叫什么“拉面屋”了,换了洋名:拉面“ダイニング”(Dining)。
列出二○○八年东京的拉面店前三名。若有机会去日本,就入乡随俗,当一把“拉民”吧,哼一把拉面小调吧!
1
九段 班鸠
(九段)
2 屯ちん池袋本店 (池袋)
3 一蘭 アトレ上野山下口店 (上野)



从左到右 1、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