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性择偶从“三高”到“三低”,再到“生存婚”
(2008-11-24 02:26:04)
标签:
日本女性婚姻生存婚东京女子图鉴剩女 |
分类: 回眸日本 |
此博文已被日本《中文导报》一二月第二期刊登。请勿转发。
在国内25岁一过,就成为所谓的“剩女”,许多女子恐于嫁不出去。可日本女性的结婚年龄,年年上升,初婚年龄已经超过27岁。
十多年前,我刚到日本的时,正值连续剧女王山口智子主演的《29岁的圣诞节》风靡日本。这部电视连续剧,描述了一位29岁未婚女子的爱情故事。当时,许多日本女性把30岁视为结婚危机年龄的界限。“Around 30”一词非常流行。
而前不久,一部叫《Around 40》的电视剧,引起许多日本女子的共鸣。它讲述了三位快到40岁女性有关爱情、事业、家庭以及育儿的故事。事隔十几年,东京等大城市日本女性的婚姻危机年龄界限已经提到40岁。临近40岁,才真正考虑何去何从? 是否一个人度过一生,还是走进家庭。
而日本女性选择结婚对象的标准是什么呢? 综观世界,女子的择偶标准是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日本也不例外。从八十年代的“三高”到“三低”,又到最近的“生存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的初期,是日本经济的全盛时期。有许多日本女性的择偶标准是“三高”。即,学历高、收入高、身材高。要求对方的年收入为1000万(按当时的汇率合为人民币85万到90万)就是说要找百万富翁。
在她的《结婚的条件》一书中,根据女性的学历不同,把对结婚的要求分为“生存”、“依存”和“保存”。也就是说,高中毕业者,结婚只为求生存;大专毕业者的愿望,是成为全职太太,依靠丈夫的收入生存;要求“保存”的,是大学毕业者并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白领和金领)。她们希望婚后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