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热衷网络带给我们的启示
如今的社会舆论已不再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了,人们自觉不自觉、情愿不情愿,已经开始接受孩子们生活在网络世界的现实。其实,何止是孩子,连我们成年人、乃至所有的工作又何曾离开过网络呢!当人们对网络的弊端和危害束手无策只能进行猛烈的抨击后,应该冷静下来深入地思考,孩子们热衷于网络的原因,认真地分析网络社会究竟带给他们什么?以图给我们的教育和教育工作者以深深的启迪。
很显然,网络社会有很多弊端和危害,但是,孩子们在网络社会交往中呈现出的平等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超时空性和多极主体性,是其中明显的新特征。而这些恰恰是孩子们所最需要的,也是现实社会中我们所未能给予他们的,这是当今时代赋予教育的新内涵、新期待、新要求、新使命。
在现实社会中,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我们允许孩子们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吗?我们能为他们提供那种自由感、轻松感,使他们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吗?我们能平等地、朋友式地、自由自在地与他们交流、沟通、讨论、争论问题,甚至接受他们的指责和批评吗?我们不能,我们根本做不到!我们还在顽固地死守着自己所谓的面子,维护着自己居高临下的地位,还在装腔作势地不懂装懂地教训人。其实在现代化和高科技面前,我们已远远落后于孩子们了,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远远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变革,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要努力做到:
选择性。网络资源的多样性、多渠道、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快捷性与即时性,为孩子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网络教育的超时空性使得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想学的东西,因此,与传统教学相比的青少年学生选择权所施展的广度和深度有了前所未有的拓展。我们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能否增加学生的选择性,能否更多地开出适合时代特征和学生需要的课程,能否组织各种各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多元的社会、多样的需求、多种的选择下求得发展。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自主性。丰富、自由地选择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前提,而网络社会使他们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成为不折不扣的学习主导者。那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能否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自己最适合的时空范围、采取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求得最大的学习效率吗?我们能否让他们在校园里自己决定生活方式、自己组织他们喜欢的活动、自己管理自己吗?自主性是新时期的学生最基本的诉求。
能动性。在网络中,只有主动的“参与者”,没有被动的“接受者”,学习都是双向互动的,网络社会中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热情。孩子们那种兴趣、激情、热情和能动性,是在现实社会中很难见到的。那么在我们的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能否激发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热情,创新学习方式,营造出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探索出能够激发学生能动性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使学生都能成为主动的“参与者”。
创造性。网络世界是一个可以使人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世界,它可以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去尽情想象、创设一个本来没有的世界。开放性、多元性的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使人的思维得以激活,从中演化出创造的欲望和能力。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如果还拘泥于背诵、抄写、默写这老三段,那实在是教育的悲哀。今天的学习已不仅仅局限于吸收内容、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探索、如何创造、如何再学习。
今天的教育应该向学生学习,向网络学习,向现代科技学习,加快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