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贫富差距:教育的新课题

(2010-10-08 08:06:21)
标签:

教育

                        贫富差距:教育的新课题

  如今,社会上贫富分化的加剧必然会反映到学校,体现到家长、老师和学生身上。
  “我们班里的孩子家长有买奥迪车的,就为接送孩子上下学有面子。”“孩子幼儿园同学的家长们来头都不小,有好几家都住特别高档的楼盘。”“放假我准备带孩子去趟植物园,可他们班有的同学都去过海南和欧洲了。”……
  从把孩子送进幼儿园那一刻起,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作为父母就得和各种不同背景的家长接触,孩子就得与各种各样的同学交往,贫富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而差距之大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今社会分化越来越严重,穷孩子和富孩子从穿的衣物、玩的玩具到交通工具、居住环境,都如同生活在两个世界,孩子从小就开始有了潜在的“阶层意识”。况且孩子从三四岁起彼此就有相当的交流,议论起各自家里的情况口无遮拦。如果让孩子一味陷入这种物质层面的攀比,只能越来越没有底气。作为家长,一定要挺起腰杆做人,要知道,贫困不一定是什么苦难,但一定是一种困难。虽是难,但利用得好,也是教育子女的一个契机。家庭真正的经济状况别对孩子瞒着掖着,别坚持“再苦再累我们一肩扛,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了孩子”。应该让他们从小懂得,我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好孩子应该分担爸爸妈妈的忧患和责任。“穷父母”还应该让孩子懂得:穷是个要坦然接受的现实,但这个现实可以改变,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
    作为学校和老师,绝对不能势利眼,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对富家子弟要加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教育;对穷人家的孩子,要鼓励他们自强、自信,要多给他们出头露面的机会。其实,各种不同生活背景的孩子在一起,这本身就是教育,就是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关键看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艺术运用得如何?班集体的文化建设如何?班风、校风、人文精神如何?反正我是坚决反对建什么农民工子女学校、贵族学校的,这是对教育的亵渎,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