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出不来教育家
如今从上到下都在呼唤教育家办学,也正说明了教育家型校长或者说教育家精神的稀缺。为何?没有土壤,缺乏条件。所以,当前我们急需要做的是改良土壤,改善条件。
一要改变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体制,让校长能在依法治校、依章办事的前提下,自主办学。改变大一统、一刀切、千校一面的局面。试想,当所有的校长都在按统一要求做事的时候,当所有的校长都陷入事务堆里的时候,当所有的校长都想着如何应付检查过关的时候,还能出得了教育家吗?
二要改变行政化的硬性管理,形成相对宽松的办学环境,浓郁的自由探讨的学术氛围。允许不同思想、不同个性的校长,进行各种有益的教改实验,办出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学校。试想,当所有的校长都要根据上面的意愿来说话,当所有的校长只想取得上级的表扬和奖励,当所有的校长都把奖牌和“率”作为目标来追求的时候,教育家是无论如何出不来的。
三要改变校长的选拔方式和评价标准,让具有教育家潜质的人来当校长。我们既不能以官员的标准选拔校长,更不能以管理公务员的方式管校长。几年必须换一所学校的做法,客观上使校长变得急功近利。当校长只想在任期内维持学校平安稳定的时候,当校长无法静下心来对学校做长远规划的时候,当校长只想干几件看得见、有影响的大事的时候,还能出教育家吗?
教育家是思想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结合。没有独立而深邃的思想,没有深入而专业的研究,没有长期而艰苦的实践,仅靠媒体高强度的包装,仅靠眼花缭乱辞藻的堆砌,仅靠名目繁多“成果”的速成,真正的教育家只能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