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卞
老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17
  • 关注人气:1,2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质量

(2010-05-31 08:18:01)
标签:

教育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质量

    无疑,提高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诉求。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是有质量的?什么样的学校是质量高的学校?教育怎样改革才能是有质量?显然,众说纷纭的评价标准和指导意见令人纠结不清。多元化的标准、多样化的需求、不同的利益格局,给教育人带来了追寻质量路上的焦虑、无奈和期待。

    事实上,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对质量都会有不同的标准和答案。法国人的回答是“让学生懂得生活”;英国人说,“不要让学习成为学生负担”;美国人的答案是,“不要试图让学生记住你传授的全部知识”;专家们说,教育质量就是学生的生活质量,孩子在学校快乐就是高质量;老百姓则很明确,“你得让我的孩子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政府的要求也很简单:要让老百姓满意,升学率一定要超过其他区;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很含蓄,但言外之意也很清晰:素质教育一定要搞,新课改一定要抓,前提是升学率绝不能掉下来。校长们则很困惑:质量不同于分数,分数高不等于质量高,我们心中再明白不过了。但是,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做得很苦,维护得很难,心里也很矛盾。

    其实,评价教育质量必然涉及到评价标准,而这个标准最终应该体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身上。应该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在此基础上,由学校根据学校培养模式、个人成长轨迹,制定个性化的质量标准。这样的质量标准应该是多元而不是单一的,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特色而不是僵化的。教育的质量应该看学生在学校是否获得个性化、特色化的差异发展,而要让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得到合理的发展,当前最需要着力建设一个拥有科学的质量观和人才观的软环境,一个对当下和未来评估相结合的硬指标和软指标。因为,一个学生在一所学校所接受的文化熏陶不可能在此时此刻就产生明显效果,但会对其将来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因此,当前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是:分数得要,但我们不能不择手段,以牺牲学生的健康和快乐为代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分数更重要,但我们又不能让分数掉下来。这就要看校长和老师们的教育智慧了。但有一点我们应该清楚,如今的高等教育正逐步由精英化、大众化走向普及化,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正从选拔走向成长、从功利走向人本。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性、服务性、普惠性正在日益凸显。强调以人为本,寻求人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是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价值追求。

    教育质量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