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不尊重老师?

(2009-12-27 07:26:56)
标签:

教育

上海中学

脑萎缩

学识

朱开轩

北京

杂谈

                                 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不尊重老师?

    几天前看一篇稿子,说现在的学生不懂得尊重老师,并举出了许多例子,其中有一个学生打了老师,竟然被同学们捧为英雄。文中一再地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看后我一直耿耿于怀,多年的教师生涯,30多年前的学生至今还感情至深,45年前的小学老师至今还保持联系,且情意绵绵。令我对今天学校中师生间的种种芥蒂心生疑问、心怀不满。不禁又记起日前看到的一篇令我心情激动的文章,那是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写的纪念他的中学老师的文章《在敬爱的老师面前,永远是学生》。其中的两个细节让人怦然心动,久久难忘。

    “秀颖老师从上海中学退休后,定居在北京儿子处,后因脑萎缩病加重而住进福利医院也有整整十个年头了。重庆时期的南开中学和上海中学的部分老校友闻讯后来福利医院看望过唐老师;有两次周日,我还把她接进城,到天安门广场和王府井大街,推着她的小轮椅看看市容,调节心态。”

    “她前年来北京住我家里时,特别想见见当年在重庆南开任教时的学生周光召,又怕打扰他。是我给光召打的电话,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光召一听是几十年未会面的唐老师来到北京,立刻放下手头工作赶到我家里并同老师深情叙谈,还和我一起陪着老师吃了一顿晚饭。”

    细节很平实,内容很普通,但学生对老师的敬意全在其中。在部长、院长的心中,不管自己的地位多高,不管自己的建树多大,在敬爱的老师面前,自己永远是学生。而我们再看看学生在老师心里的位置吧。

    一次,已因脑萎缩患病的唐秀颖老师在北京独自上街时迷了路,好心人把她送到了派出所。民警问她住址、家里电话、子女的名字,她茫然不知,问到最后,她只知道,她有个学生叫朱开轩,住在北京。

    这就是一个在生命仅存的记忆中,仍记住学生名字的平凡的老师;这就是一个让学生不管是已经成为部长、院长、专家,还是普通劳动者,都难以忘怀的真正的老师。这就是真正的师生情谊。

    一个学生怀念学生时代,怀念老师,怀念当年学得有趣、玩得痛快的校园生活、青春岁月。这应该是天经地义的,是一代代学子们都亲身经历过的,是让他们永生难忘的。而让学生们之所以记住那些老师,记住校园的生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些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老师们,用无私的爱、渊博的学识和崇高的品德所积聚的结果;是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快乐的学习生活、纯洁的人际关系熏陶的结果。

    要让学生记住老师、尊重老师,起码这个老师得有值得学生记住的东西和尊重的地方,无论是人品、学识,还是专长、仪表。当学生不再尊师时,我们是否应该想一想,时下的师风是否日下,老师的言行举止留给学生多少可以记忆的细节,我们的校园提供哪些值得学生留念的空间?学生必须要尊重老师,前提是老师得热爱学生;学生应该留念学校,前提是学校得有值得学生留念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