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红旗:古玉钙化的形成原因

(2018-02-28 12:59:45)
标签:

古玉鉴定

王红旗

收藏

文化

历史

分类: 王红旗出土古玉鉴定四步曲
       玉器的钙化现象,并非是玉质中“钙”的减少和增多,在矿物学中应该称之为“风化现象”,只不过收藏界约定俗成地称之为“钙化现象”,如此叫法仅仅说明这是一种表象特征,而非实质。以下仍称之为“钙化”
      “钙化现象”会发生风化淋漓渗透胶结两个不同的阶段,也就是说,古玉在墓室环境下,由于各种物质的影响,玉质内部的晶粒会溶解,晶粒之间的缝隙逐渐增大,导致了玉质疏松、硬度下降、透明度下降、颜色发白、吸水性增强等一系列变化,这就是“风化淋漓”过程。同时,墓室中的土壤也存在着风化淋漓作用,经过一定时间后,土壤中的K、Na、Ca、Mg等较为活性的离子会逐渐流失,留下Al、Si、Fe等组分以胶体溶液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经历了风化淋漓作用的古玉,其松散的内部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晶间空隙,这就给含Al、Si、Fe等胶体溶液的渗入提供了通道。这个过程就是“渗透胶结”。(参考文献《对“鸡骨白”古玉受沁情况的研究》)
       以透闪石为例,大家先看一下它的分子式:
       透闪石 [Ca2Mg5Si8O22(OH)2]―阳起石 (铁阳起石)     [Ca2(Mg,Fe)5Si8O22(OH)2],呈显微晶质针状、纤维状、放射状集合体或毛毡状集合体。 
       钙化的成因,有关学者的科学实验(氢氧化铵溶液实验)已经证明:由于墓室内碱性物质对玉质内部的侵蚀,玉器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失去结构水,再加上墓室密闭、无氧、时间长等条件影响,钙化慢慢形成。

       钙化现象可以分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玉质发生“饭糁”现象,也就是玉质内部的白化现象。
王红旗:古玉钙化的形成原因
春秋晚期剑珌
上海博物馆藏,玉器的饭糁现象。

       发展阶段:也就是玉质内部的白化现象加重,一部分出现了鸡骨白或是象牙黄的现象,还没有通体完全钙化,可以透光。
王红旗:古玉钙化的形成原因
广东南越王墓出土,汉代兽面纹铺首,钙化和开窗现象共存。

       严重阶段:玉质通体发生钙化现象,已经不再透光,严重的出现土蚀土咬现象。
王红旗:古玉钙化的形成原因
河南博物馆藏春秋龙纹兽面佩饰,通体钙化。

王红旗:古玉钙化的形成原因
馆藏汉代玉舞人,钙化严重,玉表受侵蚀出现土蚀土咬现象。

       从南方潮湿环境中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钙化现象看,它应与墓室的干湿等因素没有直接关系,但从首都博物馆馆藏的明代玉带饰钙化现象看,它与时间的长短有一定关系。明代以后出土玉器暂无发现玉器钙化现象,战汉以前玉器钙化现象数量较多,商代以前玉器钙化更为严重
王红旗:古玉钙化的形成原因
文化期玉器,通体钙化比较严重

王红旗:古玉钙化的形成原因
首都博物馆,明代玉带饰,已经严重钙化

王红旗:古玉钙化的形成原因
战国玉璜,整体基本钙化。

       常见的钙化现象根据其颜色区分,有鸡骨白,象牙白,象牙黄之说。
王红旗:古玉钙化的形成原因
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玉环,象牙白或鸡骨白。

王红旗:古玉钙化的形成原因
上海博物馆藏玉鱼,由于沁色的原因,形成象牙黄或鸡油黄。

       目前,常见的作伪钙化手段主要有火烧、氢氟酸腐蚀、生石灰埋烧、利用原料所带的原皮等手段。还有一种以貌似钙化状的、质地较差的石类物质冒充钙化,这种情况比较容易甄别。
王红旗:古玉钙化的形成原因
火烧仿鸡骨白,裂纹生硬,整体造型怪异,阴线明显是高速单向工具所为

王红旗:古玉钙化的形成原因
利用类似钙化的原材料仿良渚冠饰,阴线加工明显使用了单向、高速的铁制或合金砣具。

       下期讲解古玉钙化的鉴定要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