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不“文艺”的人,正在疯狂地消费这个词,与“文艺”有关的内容都被简单粗暴地分成几个类型,比如“小清新”、“重口味”、“装x犯”……
将关于文艺的一切都简单化、庸俗化、消解和娱乐化,似乎是这个快餐时代和碎片时代的人们对待“文艺”的典型方式。
*
然而,真正的文艺并不会因此消失,真正的文艺自有其宠辱不惊的气质和生命力。它从来不会不甘寂寞,也不会因为被大众过度消费、消解而失去本色和质感。
文艺始终栖息在人类敏感的内心深处,默默伴随着人类走过缓慢悠长的远古岁月和飞速前进的摩登时代。当我们远古的祖先在农田里劳作时看到地平线上大得异乎寻常的落日,在洞穴中缝制衣服时听见雨水纷乱地打在叶子上却又让人平静愉悦的奇怪声音,在河边捕鱼时摸到平滑光洁、手感怪异而美妙的鹅卵石,在冬天的树林中狩猎后摘下兽皮帽子时闻到清冽空气稍纵即逝的特殊味道……
*
起初,我们的祖先觉得身上冷,于是就有了衣服;穿衣服的人多了,就有了做衣服的工匠;功能性的制衣工匠多了,难免有些文青工匠,虽然他们起初常常被讽刺为“不务正业”,但正是因为他们,我们今天才有了设计过的美好服装。
起初,我们的祖先觉得饱一顿饿一顿很痛苦,于是就有了可保存的食物;任何时候都能吃饱了,又发现水煮的、火烤的更好吃;想吃这种处理过的食物的人多了,就有了厨师;功能性的厨师多了,难免有些文青厨师,虽然他们起初常常被讽刺为“不靠谱”,但正是因为他们,我们今天才有了兼顾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美好食物。
起初,我们的祖先觉得睡在树上很辛苦,于是就住进了洞穴;住在洞穴里的人多了,于是就有了人造的洞穴替代品——房屋。功能性的造房工匠多了,难免有些文青工匠,虽然他们起初常常被讽刺为“不踏实”,但正是因为他们,我们今天才有了让人惊叹的美好建筑。
起初,我们的祖先觉得走路很累……
*
文艺青年从不满足于把事做成,而是要把事做得漂亮。
他们会设计一个几乎不会用到的把手来装饰一台沉重的桌面电脑,
他们愿意历经72道工序去制作一把漂亮的油纸伞,他们愿意发明100多种榫卯结构以使木头更美观精巧地拼装起来,他们愿意花时间给500种颜色分别起一个让人心醉的名字……
在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正是因为有了文艺青年,我们日常使用的物品才得以从简陋的“能用”跨越至“好”和“优秀”,并向着永无止境的“完美”继续前行。
*
文艺青年从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富足和进步,即便他们正在经历着舒适安逸的人生,不甘平庸的灵魂也仍然会让他们在心里不停地追问,一个人要如何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在单纯的感官体验之外我们能依靠心灵获得怎样的感受?我们是否可以创造一个看不见的诗意的世界超越此时此刻的现实?
正是这样的心灵所驱使的思考和创作,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得以在苦难的时代感受一些温暖,在高歌猛进的时代偶尔慢下来迟疑和自省,在平淡庸常的时代保持激情和热血,在一模一样的时代追求差异,在流行摆出不一样姿态的时代面对真实,在流行做出刻意的真实姿态的时代保持高贵的沉默。
前一篇:朝台
后一篇:感谢感动(致所有人,求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