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衩》

标签:
约翰键盘e1教堂金陵十三衩 |
据说这部电影是中国至今投入最大的一部电影,耗资一亿美金。
据说这部电影是张艺谋至今为止拍摄的最好的一部电影。
也有人说张艺谋沦落到只有青色的文艺。
但是,南京劫难的故事,还是让我动容。
所以我选择冬季的岁末,去看看这部让人悲怆的电影。
很多人都沉寂在圣诞前夜的狂欢氛围里。
而我没有理由遗忘1937年岁末南京的那场浩劫。
电影的开始是士兵为了营救一帮教会的女学生,放弃出城。
和日军展开巷战。
救了学生,牺牲了自己。
除了佟大为演的李教官,其他的军士都不过是没有姓名的符号。
这一段故事我记住了两个个情节。
一是李教官坚毅的目光,
一是记不住面容的士兵排着队冲向敌军坦克,
前一个倒下后一个继续,直到最后一个人无限接近坦克,可以有一个爆破的可能。
最终还是失败。
一直在想,军人是什么?
每看到军人忠诚的故事我就热血。
但是军人的天性就是杀戮。
也许制止杀戮的最终方式只能是杀戮。
李教官的兄弟们终于救了那些教会学校女生。
代价是除了李教官和一个受伤的娃娃兵,全军覆没。
李教官目送着这帮女生进了教堂。
离开时候他从地上捡起一只女生丢掉的鞋放在了怀里。
然后李教官趁着夜色进入教堂,把受伤的小兵藏在了教堂里。
独自离开的时候,看了看那些受到惊吓的女生,
在门口的缝隙里放下了那只鞋。
这个温暖的镜头一只萦绕我。
离开教堂时,他和墨,有了一次对话。
我能感觉到军人心底的情。
不过国破家亡,儿女情长不在。
教官拜托墨,照顾好这些女生,
理由很简单,不能让他的兄弟白白牺牲。
走出教堂的瞬间,那个孤独的背影,伟岸异常!
李教官还是放弃了出城,留在讲堂外保护。
最后是他的枪把正在强暴的日本军人引出教堂。
最后他以一个坠落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的辉煌。
那个身影映衬了整个天空。
也用终结的方式再一次救赎了全部的女生。
约翰,一个流浪社会的人,一个玩世不恭的人,
用小乔治的南京话,“你真是二流子”,
他的出场本来就是一个偶然。
喝醉了,为了得到玉墨的身体才胡乱穿上神父的衣服。
当日本兵来的时候约翰一直在躲藏,
只是一个瞬间,看到自身的衣服,才有了一些觉醒。
他勇敢,执着的保护这女生,
从那时起约翰不再是二流子,他是一个真正大爱的神父。
对于约翰我记忆几个瞬间。
一是他开始的胡子和剃掉胡子后的清爽。
二是他一直有些微笑宽慰的面容和安慰所有女生的言语。
三是他在街头偶然遇到同乡,一个可以离开南京的机会,为了女生他淡然的放弃。
四是他和玉墨诀别的牵手,不舍依依。
五是他最后驾车带着所有学生逃离南京,长长镜头,我看到约翰眼里的点点泪光。
一个人,内心高尚,是随时可以做回英雄的。
只是一个偶然,
只要一次面对心得时刻。
玉墨和十四位红楼女子。
十几个妓女出现的时候和周边的环境那么格格不入。
衣着的光鲜,言行放荡,所有的一切都是职业性质明显。
玉墨在她们中显得那么孑然独立。
眼神,语言,行为,都有着冠全场的范。
交换是很多事情的必然,也是职业。
关键是否公平。
玉墨有她的原则。
和约翰的调情,不过是为了离开南京。
如果约翰能帮着离开,他得到的将是“无以伦比”的体验。
玉墨第一次打动我,是她面对李教官的背影。
那个时候的约翰不过是醉鬼。
玉墨第二次打动我,是她和书娟的对视,在地窖口,在危机关头,
那个眼神太多内容。
玉墨第三次打动我,是她请求约翰去找寻自己的同伴,
一声请求,泪悄然滑落。
玉墨第四次打动我,是她决定替女生赴宴的决然,
那份凛冽的大义,浩气长存。
玉墨第五次打动我,不是她和约翰的激情,
而是约翰把她变回少女的纯情,那些闪光的回眸,花般绽放。
玉墨最后一次打动我,是她上了日本军车,回望约翰,
车窗帘垂落的一个瞬间,洁白无垠的脸庞,珍珠般泪水,晶莹低。
和玉墨一起的女子,个个粉黛浓香,妖艳十足。
在我的概念里,她们都是好人,
不偷不抢,不哄不骗。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些不舍弃的情节。
两个女孩是在剧中死亡的。
一个喜欢弹琵琶。
为了给浦生(被李教官藏在教堂的娃娃兵)弹一曲“秦淮景”,
冒着风险回妓院寻找琵琶弦。
一个女孩爱美,
为了找回自己遗落在妓院的耳坠。
结果遇到日本兵。
死的很刚烈,也很惨。
即便我现在用文字,也不忍诉说。
还有一个小蚊子。
可能是这里面最胆小,最自私的一个。
怀里的猫,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临上日本军车时,她突然反悔,哭着说自己不是学生,
约翰走上去,把日本人慰问的一只磁猫放在她手里,
用力量帮她上了车。
蚊子还是哭,还是说,我不是女学生,
伴随着这哭声,车慢慢远。
我没有权力评述,生命本来就是平等的。
没有谁的命该换回谁的命的宿论。
那个瞬间,我的眼里全是泪水。
对于生命的悲怆,让人感叹不已!
对于这个整体,我还是敬佩。
用自己的命去换别人的命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那个集体的亮色,一直是整个灰暗天空的对立。
人性没有高低贵贱,
善良和博大,总是轻易点燃生命的辉煌。
这个集体,三个瞬间感动我。
第一是亮丽,张扬的进入教堂。
第二是果敢,为了救要自杀的女学生,依然决定替学生去赴宴日本军营。
第三是柔美,赴宴前一晚,铅华尽去,穿上学生装的她们,
一起给女学生演绎了一段琵琶弹唱的“秦淮景”,
也一起给女学生们上了一次什么是最美女人的人生课。
书娟。豆蔻年华的女生。
她的眼里是整个世界一开始就颠倒了。
那些疯狂都是人性最恶的宣泄。
包括他的父亲也在她眼里“成为汉奸”。
还好她看到了李教官、玉墨、约翰这些光辉,
玉墨的视界影响了她的世界。
她的思考和画外音都是一次心灵般拷问。
玉墨学会了牺牲,
在日本兵追逐她们,她带领着其他女生逃亡地窖的瞬间,
日本兵发现了她们,而没有发现藏在地窖里的妓女,
书娟和玉墨的眼隔着地窖口对视,
一段沉默之后,书娟带着其他女生逃离去楼上,
那个转身,很有力量。
书娟学会了刚烈,
在日本兵打算要求这些女生去军营“表演”的时候,
书娟索性带着一帮女生爬到教堂最高的塔楼,
打算纵身,勇敢离开这个世界。
书娟也学会了宽容,
他的父亲散尽家产只不过是为了救自己的女儿,
最后毫无征兆的死在教堂门口,
约翰告诉书娟,
你父亲是个好人,
约翰驾驶卡车带着女生离开,经过父亲的尸体,
书娟的眼神不再茫然,而是有了宽容之后的淡然。
小乔治。一个一直以为是龙套的角色。
他不过是所有人物的串联。
但在最后却迸发大美的人性辉晕。
他以同样稚嫩的年龄换取了女生生命,
女扮男装去顶替,
那份勇敢,有一个非常朴实的理由,
“神父临死前让他照顾好这些女生”
他一直很害怕,很多时候没有尽到责任,
这个小小的人物,
年龄小,个子小,角色小,
是那么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