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还是事件?

标签:
排球网晾晒被子键盘e1 |
阳光晴好。
校园里的生机变得郁郁葱葱。
我在阳光下眯着眼。
忽似,耳旁响起了窃窃语。
我听着那语声,寻找。
正见一位成年男子在不断的把搭在排球网上的学生晾晒的被褥扔在地上。
动作娴熟,坚决,没有一丝停顿。
我分明感觉到空气的停顿。
周边的学生只是默默。
也许静默的学生中间没有被子的主人,也许有也不敢出声。
我很气愤,很想拿相机拍下,但终究没有行为。
这男子是我们体育系的老师,毕竟是同事。
一直愧疚自己的懦弱。
后来就在想,为何如此粗暴、简单的行为会在我们号称教育人的高校出现。
这不是莫大的反讽么?
我们的老师师德真的差到如此么?
这个事件的发生,是常态的现象么?
第二天,天空依然晴好。
昨天被丢掉的被子又出现在了排球网上。
那重重的阳光味道,
留下了深深弯的痕迹。
从这个角度理解,学生的行为是有不妥之处。
这样的晾晒严重影响了教学设施。
同学们在晾晒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公德的思维意识呢?
是我们的教育问题。
可是如那位那老师的行径,
只能传递学生信息,这个社会是强者的社会,
不在乎道理,在乎力量。
如此,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越远?
第二天晾晒的被子上留有学生的留言。
是想提醒。
那,我们的管理者是不是可以在排球网上留下同样的提醒。
要醒目,也要温馨。
很多时候的一个提醒,超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即便是拿掉被子,
也可以用温柔的方式,把他们堆放到草坪上,
无论如何,那位体育男士的行为让我很不齿。
教育的影响无所不在,
某个瞬间,你也许就让很多人改变了世界认识的一角。
想想为什么学生要在排球网上晒被子呢?
很简单,学校没有给他们晾晒的地方。
这里矗立的晒衣架,一年也不会见到太阳的。
所以这个现象事件的逻辑就很清楚了。
没有地方,学生要选择地方,
选择地方时,思维和眼太自我,从而因为自己影响教学设施,
体育人士在受到校方领导批评后,恼怒,粗暴,
至此,事件发生。
这个过程的任何一方似乎从不认为自己错。
这事件,继续发生,从而成为现象。
从根源,从过程,从思考处改变。
解决最重要的,社会才有和谐进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