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往事
(2009-10-27 11:55:07)
标签:
驴友绒布冰川所言高山反应贡嘎杂谈 |
朋友十一去了贡嘎,带回了视觉及心灵的双重震撼。
诚如他所言,这一次,是近5年最美的贡嘎。
贡嘎,我是去过的。
4年了,至今记忆在子梅垭口和贡嘎寺扎营时的情景。
贡嘎被誉为“蜀山之王”,也被《中国国际地理》(06年)评选为中国最美山峰的第2名。
而对于驴友而言,真正大热的是在04年后。
一位深圳磨坊的驴友发帖《徒步贡嘎》。
文图并茂。由其是在数码相机未曾普及的当时,一幅孤独的驴友在子梅垭口的云海里负重徒步的场景,
宛如天境!惊得我是目瞪口呆!
当时我不是驴友,现在也不是,我只是有点时间,去些自己喜欢地方的游客。
对于那种方式,对于那样的景色,我是强烈向往的。
05年的5月,我和2为朋友相约贡嘎。
很可惜那位转过冈仁波齐的北京朋友很快就高山反应了。
所以他80升的大包,外加三个人的干粮,还有我的胶片相机,
总计50多斤的负重,都由我170的瘦小身躯扛着。
没有冲锋衣,牛仔裤和旅游鞋的我艰难的爬上子梅垭口。
我没有一点记忆沿途的风景,只记忆自己崩溃般的疲惫。
04年在6000米的珠峰绒布冰川也没有如此的反应。
4千多米的子梅垭口,我吐得一塌糊涂。
悄悄躲在角落里,不敢让别人看到。
当时有一只成都的队伍(高山户外)租着马帮和我们同行。
后来,我和领队协商,给我们匀出来一匹马,帮着托北京的朋友。
后来,我们在贡嘎寺并入“高山户外”,
后来,一起喝酒,一起唱歌,酒酣尽处,我狂傲的叫嚣“以后长江以北的事情找我”,
醒来后才想起,四川,成都也是长江以北的,羞愧的我无地自容。
后来,我为他们做了一顿地道的揪片子,那是我第一次做饭,还在贡嘎的高坡上,
我觉得是极难下咽,大家还说行,
后来下撤,遇到风雨,躲在工地的窝棚里避雨,蹲守了一夜,
我记得是坐在一个米面袋子上睡着了,周边全部是横七竖八的民工大哥,
鼾声和雨,那夜很清冷,
怀里有个女孩,我吻了她,
3天,我似乎有了一个可以爱恋的路人。
后来我的记忆模糊,没有了很多人的样子,包括贡嘎,
我一直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去过贡嘎,因为遗忘。
后来,我又去了西藏,一个人走的新藏线,骑车。
那年,我32岁,应该是很轻狂的。
如果遗失,算是惩罚吧。
从那很久,我再不把自己当成户外的驴友。
我只是一个闲人,喜欢游荡,喜欢用逃避隐藏。
对于精品所言的驴友定义,我是很有感触的。
我常常鄙视我所看不起的旅行方式和旅行游客。
但,我绝不是“歧视”,
因为歧视是有压力的,我总是自己,给不了大多数人压力。
我只是选择喜好而已,真实的。
在路上,重要的是收获。
好的心态就会收获多多。
彼此宽容吧,任何的方式都是路上的经历,用不着死掐,
悠闲,恬适,小资,腐败,自助,强迫,自虐,怎样都行,
飞机、火车、骑车、自行车、毛驴车、独步、长头、未尝不可?
选择宽容,选择微笑,选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