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年的五月行记——之碛口

(2009-06-26 20:54:52)
标签:

黑龙庙

戏台

涛声

碛口

旅行

摄影

杂谈

朝霞劈开天色的蓝,热烈而绚丽起来。

这个不是我的影子却带着我的心。

远方只在低首。一迈步,便是跋涉的天涯。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0650.jpg

 

去过碛口2次,都在三年前。

06年的5月。一次是从太原骑车,约的三五朋友。

一次是带着学生去采风,那批学生今年毕业。

今年还是5月,还是一些学生,再去碛口,心胸不禁的唏嘘感叹。

25日的午后,天空压抑的很,飘过的云零落随意的雨。

我打着自己那把超大型的雨伞,来到学校南门的集合地。

同学们都上车了,我是最后一个,关闭车门的瞬间,仿佛回到3年前。

这批学生是社团成员,自由人摄影协会,来自不同的系别。

会长侯琦蔚一定要我带着他们出行一次,我拗不过。

简短的相互认识之后,车上了高速。

大家都很兴奋,而我只在角落发呆。

 

离石下高速时,出了些事情。

我们的车本来是3星的车型,可是收费站非要安4星收费,

而且态度极其恶劣。坚持不下。

最后我找到他们的站长,才解决了问题。

离石去碛口的路不太好找。幸好有这里的学生。

康瑞山是03年毕业的,现在在离石市教育局工作。

为了养家,还做了一份兼职,上海大众的售车员。

再见到他,西裤白衫、稳重而干练,依旧的欢娱,依旧无间。

只是少了年少的风发义气。

康瑞山把我们带到了去碛口的岔路,离开。

继续去忙他的生计了,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无言感叹。

经过大武镇,我们进入了典型黄河流域的高原地带。

车在沟壑纵横的山岭间穿行,最高处我似乎望到那条著名的河。

  

碛口位于临县城南48公里的处的黄河边,因黄河第二大碛——大同碛得名。

碛口从清代乾隆年间兴起,此后200余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

五里长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

船筏在黄河里穿梭,驼铃在山谷里回荡,

每日有500余只木船来往于碛口码头,

大批的粮油、皮毛、药材等自陕、甘、宁、绥、蒙等运来,

棉布、绸缎、茶叶、陶瓷等物品自太原、汾州等地,

由“向阳匣”陆路驮运至碛口,转销于大西北。

民间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

民间有“青定头,南峪口,拴起骡子跑碛口”的民谣。

而当时本地养有500余峰骆驼,可见当年的繁华。

正所谓“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京包铁路开通后,通往西北的货运,改为陆路。

整个黄河的河运迅速的衰败,碛口也渐被人遗忘。

衰败和遗忘过于迅速,反而保留下那曾经的繁华。

被岁月剥离之后,留给我们太多可以唤醒的猜想。

 

三年前的我,畅游黄河。

身后的船,再快也追不到岁月的逝者斯夫。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8100502at38.jpg

(拍摄于06年5月)

 

三年前的我,宿营河边。

身前的木,再慢也等不到成长的根芽拔节。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8100504at96.jpg

(拍摄于06年5月)

 

三年前的月夜,躺在沙软的帐里,耳边的声音均匀而节奏,

震荡耳鼓,也震荡心神。

声音不是别的,正是黄河的涛声,那是大水穿过险碛时的摩擦声,

是拍打码头蛮石时激起的声音,

或者,仅仅是水和水在一条大河里互相搓揉嬉戏的声音。
在梦里,我死心塌地的贪婪,

仿佛就是枕着波涛入睡了。

我企图知道,阵阵涛声究竟会告诉我些什么?

我企图知道,它飞溅的浪花进入梦里该是怎样一种境界。
那一夜的涛声,那一夜大梦。

而今激越不在,我们同行的17人住到离路边最近的“鑫源客栈”。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25534.jpg

 

很多同学没有见过黄河,大家很兴奋。安排好住宿后,我们就前往了黄河边。

碛口虽然没有门票,但还是开发了不少。

古街道的路牌标识,夕阳下惨烈的辉煌。

恰如这诉说的滔滔河水,透着股随意的遒劲沧桑。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25738.jpg

 

真正来到河边,很吃惊的。

今年大旱,河道里早已是乱石裸露,河面褪的很远。

远远望去,黄河不再波涛汹涌的泥沙,却是宛若处子的蓝。

来自广东的诗碧疑惑的问我,宋老师你确定这里就是黄河?

而我们面前就是那个水流湍急、浊浪排空、咆哮如雷、声震十里,观者惊叹的大同碛?

我犹豫的肯定着。

没有了崇拜和拥抱,我们选择俯身流淌的轻柔。

好柔美的女子,黄河在静嫟的蓝色夕阳下,完美无缺。

我在你身后,用一生追逐。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25853.jpg

 

 

晚饭后,我和去几个同学去摆拍夜色。

灯光照射下的古院门。

这是网上很有名的老李家“长兴店”。

说起这个老李,可是赫赫有名。

他善于交际,利用自己的老院子,承揽了很多接待。

经常见到他头裹白毛巾,出入学生、游人之间,

把个旅游接待做的是风生水起,扬名天下。

他家的店面上因此平添了很多“实习基地”的牌子。

有摄影采风的,也有绘画写生的。

我不太喜欢八面玲珑,过于精明之人,所以“长兴店”我没住过。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0129.jpg

 

05年我带着学生在“长兴店”合影。

身后就是特有的标号门板。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8100007at6.jpg

(拍摄于06年5月)

 

碛口古镇里的中心广场。

那些石质应该是恢复的栓马桩。

一个叫南阳的学生看到相片之后,一脸不屑,

这有什么,不就是拍摄的游泳池么?

哈哈,很有意思的评论,我喜欢。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0215.jpg

 

晚上天空静的出奇,孩子们都睡去,有了浓郁的鼾声。

我坐在破旧的四合院里发呆。

很用心,也很用力,但还是听不到黄河的涛鼓之声。

真的只是大旱么?还是我的心已折断想象的帆。

这一夜我没有梦。

 

凌晨四点,我招呼大家起床看日出。

天色还是蓝,有点透亮。

看看这座败旧的大院的周遭,无限感慨。

一个黑色的敞篷,透光,遮阳,我们在其身下躲藏。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0319.jpg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0411at82.jpg

 

去往后山的路。碛口标志的黑龙庙已经在我们的脚下。

刘琨和诗碧,停住在队伍之外,远望晋陕峡谷的峰峦。

那样的姿势,极像停滞了时间。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0509.jpg

 

学生们都在拍摄,我在身后拍摄这样的剪影。

身材各异,透着神采各异。

即便是影子也是青春无限,肆意无敌。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0829.jpg

 

正面就是靓丽无限了。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0930.jpg

 

回想下三年前,我带着第一批学生,

同样的高度,指点江河!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8101423at29.jpg

(拍摄于06年5月)

 

我和两位同行的老师的合影。

阳光下也是风化年少,嘿嘿。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1051.jpg

 

雄壮的晋陕峡谷峰峦叠嶂

蓝色的黄河河水清秀旖旎

苍老的碛口古镇安详如初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1144.jpg

 

两次曝光后的日出霞光。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1321.jpg

 

同学们先回去吃饭了,我独自在山岗,等待阳光的洒落。

一点点的铺满屋顶,繁华落尽。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1412.jpg

 

随着阳光的沦陷,我下撤到黑龙庙。

黑龙庙的面门正对着大同碛。是一个三角地。

黄河支流秋水河的交汇处。

正对着对面的陕西吴堡。

这个大门就去就是著名的戏台。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1947.jpg

 

同样的门,当他关闭,就是另样的缠绵悱恻。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8101853at94.jpg

(拍摄于06年5月)

 

我现在时一个人,阳光在我身后。

透过甬道,拉长的影,恰如我的相机和脚架,不离不弃。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2541.jpg

 

戏台上的牌面。

用了特殊的设计工艺。

据说这里唱戏可以让黄河对岸的陕西听的很清楚。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42218at74.jpg

 

戏台两侧的台阶。

戏台两侧的角楼。

分列着晨钟、暮鼓。

我的脚架,标高似的守卫,战士,亦或将军。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3626at72.jpg

 

殿后的荒草,淹没了眼的迷离。

我可以想象飞翔,却追不到逝去。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5629at81.jpg

 

我极喜欢现在一个人的样子。

然而独自的穹立,让我突然想到三年前的我们。

这里的每一位,都即将离开学校,三年弹指瞬间。

不知道他们是否还会记得这里,一个青春角落。

故地重游,我用思念祭奠。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4111.jpg

(拍摄于06年5月)

 

再感慨,也要吃饭。肚子早饿了,赶快回到驻地。

这时的古镇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正街上的人们忙着贩卖,打理生活。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4823.jpg

 

一侧的角落,农家妇女刚起身,倒掉马桶里的污秽。

那个拐弯,身后漫散的阳光,蕴出生活的暖。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4938.jpg

 

奇怪的半圆门。问了当地的老乡,才知道其的功效。

可以起支撑只用,下面作为通行,而一侧则可以拾阶而上成为路基。

一举三得,实为精妙。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40109at38.jpg

 

回来后同学们都吃完了。简单吃了些。

抬头发现院落墙壁上的文革标语。

建筑真实文明历史的最好载体。

可以覆盖,可以传承,也可以共存。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35927.jpg

 

饭后是自由活动,体验自己的碛口。

我混乱转着,胡乱的拍摄。

制作好想是民间白事极重要的环节。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41307.jpg

 

看到卖手工布老虎的,做工还算精细。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41404.jpg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8101959at28.jpg 

 

街面店铺的对联。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41505.jpg

 

百姓居家的土炕,出奇的整洁,极富情趣。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41551.jpg

 

任何一件现代的物件,都会是抢眼的跳跃。

普通的冰红茶,因为墨色的灶台而张扬。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41625.jpg

 

这扇没有窗棂的窗,透出光。

质感墙壁上留下抚摸的印痕。

最柔软,也最坚硬。

 

http://www.photofans.cn/uploads2009/06/userid186256time20090626141701.jpg 

 

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下一站西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