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灾难渐渐的远了,但没有结束。
伤,镌刻在心里,时刻提醒着我们关于痛的记忆。
逝者的祭奠,生者的坚强,家园的重建,生活的继续。
还要有质疑、思考,面对灾难我们是不是做的可以更好?
面对天灾,我们是不是真的没有把它变成人祸?
1、预警系统失灵
这么巨大的震幅,这么强烈、频繁的地震群,为什么国家没有预测?
完全预测地震是不可能的,可是所有人都知道汶川处于我国最活跃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啊,
可是为什么没有时时监测呢?监测的结果呢?没有丁点异常吗?
网上传言,地震的前兆被四川地震局监测到,上报中央后,
国家地震局以不能确定为由,不要影响奥运火炬的传递稳定为由,拒绝发布。
而后,四川地震局的主要领导相继出国考察,离开四川。
而后,汶川地震,十万生灵瞬间泯灭。
但愿,这只是传言。
2、没有防震演习
震后,损失最惨重的就是学校。
可是有一所学校几乎全部安全撤离,无一人伤亡。
除了没有处在震中之外,最重要的是这所学校在地震的前一天刚刚进行了地震的安全预演。
既然大家都知道自己处于地震活跃带,为什么没有防范意识?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难逃其责。
震后第一时间,央视大量宣传普及防震知识。
只是补牢,但亡羊的代价过于惨痛。
3、建筑质量担忧
还是那句话,为什么损失最为严重的是学校?大量的校舍全部倒塌?
新闻部门的:政府楼也有倒塌。但是比例呢?伤亡中有多少是师生?又有多少是我们的“公仆”?
反差是惊人的。原因很多。建筑质量是最大问题!
要么,就是“公仆”的生命比我们祖国的未来更值钱,所以房子的抗震级数更高。
要么,就是所谓的“希望小学”存在大量的偷工减料现象,造成了大量的豆腐渣工程。
工程部门,监理部门,财务部门(捐款专用),难纠其责!
现在,我们的国家,在地震灾区之外的很多地方,这样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我们的经济发展很快,但我们的贫富、东西地域的差距却在愈拉愈大,
怎样发展,怎样平衡,怎样避免这样的悲剧和灾难,政府,任重道远。
4、没有专业的救援队
不能第一时间到达,不能第一时间实施救援。是我们这个国家的耻辱。
这次灾难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表现了空前的团结和凝聚力。
但是,我们不能避免的是专业层面的落后。
我们的军队是最可爱的人,这种可爱让人悲伤。
看着他们用手,用身躯去抗击灾难时,心生感慨。
生命无价,为了逝去的和活着的生命,政府必须组建专业的救援队。
5、关于特权
很多特权的事。我只说央视。央视是一个国家的电视台。
赈灾义演上,组织了很多人现场捐助。出发点是好的。
可是在屏幕下方打上个人捐助的信息,这一做法值得商榷。
你没这权力。如果是那样,全国人民的捐款是不是都要上央视的信息栏呢?
央视报道,记者成直升机进入灾区采访,回来时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伤员,走回了驻地。
接下来就是一致的赞扬学习。这里不应该有特权。要有也只能是伤员和难民应该有!
你一个身体、心灵、家庭都健全的人,让位怎么了?走路怎么了?天经地义!
军人可以徒步走进灾区,可以用手挖掘救人,你们央视的记者就一定要坐车,做飞机?
还有在19号当天,全国都是一家电视台的声音,这样的垄断,是对中国新闻的扼杀。
央视,请自重。
6、关于新闻和生命
一直以来的争论。当生命和新闻同时出现?你选择那一个?
很多记者扔掉相机去救人,很多人流着眼泪去拍摄。
7、由奥运会说开来
只是一个运动会。是属于体育范畴的。
很遗憾,84年之后他和经济连在了一起。
至于奥运会和政治,重来就没有分开过。
08年北京,更为如此。一个运动会至于举国之力?
中国人好面子,一定要把最好的,最美的留给客人,但,这真实吗?
如果这些钱投在教育、医疗、基础建设上,我们的人民会得到更多的实惠。
西方不领情,一样用奥运说事,西藏、人权等等。
于是对峙,于是紧张,于是相互的攻击,
我从不支持西方的指责,但国民为什么不可以静下心来听听另一种声音?
近代国史的屈辱,已经让我们丧失了一个谦谦大国所具备的气质。
政府总是指责西方的对立,指责西方对中国了解的片面,
那,换个角度,是不是可以反思自己对外的交流和宣传?
面对指责,我们总会有内省的空间。
中国,只有内心真正强健了,才会坦然。让我们一起努力,包容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