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开了一下午的会,我的记录。脑子是空白的,不为别的,就为这工作无休止的反复。
主任深长的语调,“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我们必须要求学生没有迟到、早退现象,我们必须。。。。。,甚至连接待、送别的礼仪都有专门的规定:不要都去抢着倒水,显得很慌乱,要有分工,到水的,搬座位的,拨水果的等等,送别则一定要真诚,一定要目送看不到专家时再转身,要让专家看到热烈的温暖,下雨要给打伞,刮风要给遮蔽,当我们敬爱的总理身体力行,亲自打伞走在雨中的时候,我们的学校要求我们以这样“虔诚”的态度去接待所谓的评估专家?据说,是校领导亲自安排的精神。
虚假,评估就是一场上上下下的骗局,一个巨大的“皇帝新装”,只不过在这场盛宴中,我们贫穷到连那个敢说真话的的孩子都找不到!不是没有真实的语言,是我们掌握不了发言的话语权!
一万多人的学校:没有一个学生迟到,老师没有一个请假的,教室里没有所谓的课桌文化,学生穿戴都是一样的清纯,宿舍、操场、花园没有学生,都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没有聊天、看电影、打游戏的,一色的埋头学习、查资料,宣传栏干干净净的整齐,食堂的饭菜很合口,而且超级便宜,甚至没有校园的文化活动,这样的校园你信吗?我们的教育部官员和专家相信。
据一个外省的学生朋友告诉我,他们学校之所以评估没有通过,最直接的原因是一名不知情的学生和专家同乘一辆电梯时亲切的称呼对方了一声“哥们”。在我看来是多么可爱的孩子,成了专家眼里的不懂尊重、没有素养。想起周星驰的台词,“老佛爷,不是放在眼里的,是供在心里的”。不知道消息来源是真是假,我只可以缄默。
规范教学,是评估的宗旨。可是教育是什么?真的就是产业?产出的都是同一的没有性格标示的产品?如果这样,吴晗怎么可能以数学零分,文科满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而敢于录取吴晗的北京大学,他的教学评估也一定不会合格。
我是学校的一名职工,辅助教育是我的工作。他只是我的职业,不是我的事业。事业是不计回报的投入,情感,精力,热血,甚至生命。职业不是,它是在一种规范的等价交互,付出和回报,劳动和金钱。但我有我的教育观,我不希望我的学生都成为同一种功能的改锥,我希望他们是一个工具系统,锤子,钳子,榔头,改锥。。。。,各自有着独立的人生和价值。
奉劝我们的话语者,“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锤子,你就会把所有的问题都看成是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