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髯一毛

(2014-05-04 13:41:06)
标签:

一毛

吴亮

摄影

篆刻

陈村

文化

分类: 我的至爱亲朋

老髯一毛

 

 

每当一毛兄飘然而来眼前,我都会想起风尘三侠中的那位爷——赤髯如虬的“虬髯客”。一毛是他的“艺名”,本名在朋友圈里一直搁置不用。他本人则自称“老髯”,用上海方言一叫,大家都知道其丰富含义。

“一毛”两字已经名动海上文坛了。一毛兄是大学教师,专授数学,逻辑思维是他的强项。摄影是“业余”,但无论胶片数码,黑白彩色,也无论人物、景物、抽象,一出手就令人惊心动魄,过目难忘。构图机巧,质感强烈,貌似随心所欲,其实决定性瞬间把握得稳、准、狠,令画面极具张力,又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沧桑感。2011年吴亮推出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随笔集《我的罗陀斯》,用他的青春记忆来叙述中国特定阶段的宏大历史。我买这本书,三分之一为吴亮,三分之一为自己,还有三分之一为一毛。这本书里有许多用反转片拍摄的黑白照片与文字呼应,那场景,那气氛,那色调,都搅翻了我的思绪。白里闪烁着我的梦,黑里沉淀着我的忧伤,中间的灰,是我的日常。这些照片,为吴亮的深沉絮叨作出了注释,更为我们这代人描绘了重返历史现场的背景。吴亮请一毛来配图,真是高山流水。

平时,无论一毛兄在哪里现身,手里总抓着一架莱卡袖珍机,见谁就拍。上海文化圈有一句话:两个人得提防,一个是陈村,一个是一毛。这两位爷总是相机不离手,镜头不饶人。一不小心,你得意忘形的“腔调”就被他们逮着,记录在案甚至挂到网上接受“公审”。

一毛兄还有更“业余”的一手:篆刻。虽说自小“白相相”,无师自通,却玩出了疱丁解牛、倚马可待的境界。朋友说他是一边烧泡饭一边刻图章,泡饭还没有见沸开锅,图章就刻好了。他为朋友刻图章赛过拥军爱民,欢欣鼓舞,有求必应,外加奉送石头。我喜欢白石老人的风格,他听说后马上以齐家风格为我刻了两方“城南花开”,一朱一白,赛过一朵芍药,一朵牡丹。直到有一天村长(即陈村兄)实在看不过去了,为他拟了润例,公诸网络。在今天艺术市场跟房产市场相互别苗头的形势下,这份润例绝对亲民,埋下了让人民群众实现财产性增长的伏笔,新朋老友看了喜大普奔,我也轧闹猛,抢先下订单。之前一毛兄已为我刻过好几方章,让我很不好意思,现在有了润例,当然要润他一下。再说,错过了1992年的认购证,错过了2003年的房产证,可不能错过一毛的图章了。很快,门铃响,快递来,一毛兄不仅完成“来样加工”,还额外送了两方。看,他就是这样的人!还有一次朋友聚会,他有事不能出席,却叫人带来一包礼物:台面上的朋友每人一方印。看,他就是这样的人!

有一次吃饭,一毛兄身边坐着一位绝色美女,叫他目不斜视,美女却要逗他:“一毛哥哥,你留着这么长、这么密的胡子,能不能保证每口饭菜都准确无误地送进嘴里?”一毛呵呵一笑:“习惯了,倒也没有浪费过粮食。”而他的表情分明在说,难道你喂我不成?

可是我发现,此后一毛兄的进食动作不免有些僵硬,他似乎在认真计算每口食物突破虬髯的层层重围,最终送进嘴里的时间、角度和观赏性,那就受累了。哈哈,一毛兄老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鸡缸杯的面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