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是谁

标签:
微山湖铁道游击队微子纣王侵华日军历史选择旅游 |
分类: 像煞有介事地生活 |
微子是谁
(从微子墓的高台上俯瞰微山湖)
微子是谁?说来惭愧,自认为读了不少书的我,对这位先贤知之甚少。在以往读书时,这个名字在眼前一掠而过,没有留下深刻印象。其实微子是一棵参天大树,在中国人的精神森林里,根深叶茂,投下无边的绿荫。
还是让我从头说起吧。金秋时节,我与朋友踏访了心仪已久的微山湖。微山湖因湖中央有微山而得名。坐船,上岛,进村,先去瞻仰了一棵老槐树,据村里老乡说,《铁道游击队》里的芳林嫂,就被日军绑在这棵树下拷打。
再往上行进数百米,就到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关于那些颇具传奇色彩的游击队健儿,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我只想补充两点。一,老洪和他的战友都是有原型的,老洪的真名叫洪振海,政委叫杜季伟,第二任政委叫文立征,是北京辅仁大学的高材生。二,在《铁道游击队》这部小说中,芳林嫂的形象是由三个女交通员“整合”而成的。
秋色苍茫的湖面上,一群白鹭在展翅盘旋,广场上有一座凉亭,一个上了年纪的村民头戴老洪的鸭舌帽,弹拨自制的土琵琶,正在唱着那动人的歌谣。
接下来,我们就登上山顶拜谒微子墓。微子墓呈圆形,如小山坟起,墓上几十棵翠柏滴翠凝绿。主要建筑有正殿、偏殿和碑亭等,正殿供奉微子彩塑像,身穿三代朝服。
后人出于以某位先贤的崇敬,一般在姓氏后缀以“子”字,而微子是贵族,名启,因其封国名微,爵位为子,故称微子。
微子是商王帝乙之长子,帝纣的同母兄。纣王暴虐无常并奢侈无度,将一个王国引向了覆灭边缘,微子多次劝谏无效,就逃到自己的封国去了。周武王灭商后,微子让人将自己绑起来,口衔玉璧来到武王军队的营寨,向武王说明自己离开纣王的原因。周武王当场解开绳索,“复其位如故”,仍为卿士。后来周公以成王命封微子国于宋,即今天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就成了宋国国君、始祖。微子执政有方,仁慈贤明,得到了商民的拥护。
微子寿终后葬于这里,微山有幸因微子而得名。
(这就是侵华日军头目丰田部队长立的微子墓碑)
后人为什么景仰和纪念微子呢?我以为,首先在于他是一个有良知的,坚守道德底线的人,为后世树立了敢于向当权者进谏的榜样。其次是,在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时,敢于以“不合作”的态度表明洁身自好的独立品格。更难得的是,他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人。他看到当时西方的周族,由于西伯昌(周文王)勤修德政而强大起来,是心向往之的。武王克商后,微子很快承认周武王的政权。他清醒地认识到,周朝的取而代之是历史的大趋势,也是符合人民愿望的。《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我撰写这篇短文的缘起,是在微子墓前受了一个小小的刺激。在墓园入口处我看到树着一块厚重的石碑,刻有“殷微子墓”四字。当年侵华日军在岛上驻扎,有一位名叫丰田的部队长,找来一块清代的石碑,叫石匠在背面刻了这四个字并留下自己的名字。抗战胜利后,当地老百姓就将“丰田部队长”五字凿烂了。
一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侵华日酋,居然为中国的微子墓立碑,出于怎样一种心态呢?我深思再三后觉得,这个丰田部队长大约对中华文化是真心敬仰的,对微子的高尚人格也是由衷敬佩的。但是,另一层政治因素也可能存在,那就是他自作聪明地认为,沦陷区里的中国老百姓应该像微子那样,背叛自己的国家,选择一个新的统治者。那么“新王”是谁呢,丰田一厢情愿地觉得应该是代表王道正统的日本天皇了。
夕阳西下,湖面泛着片片金光,历史的声音在老槐树、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和“柏森森”的微子墓之间回响,背景就是那首传唱至今的动人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