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梅花的喜欢,有不可名状的优先感,也许是接受了太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梅花的歌颂、寄托和偏爱吧?故而对当地几处种植梅花的地方颇多关注,总怕误了花期而再等上三百六十多日……
前日去南山公园爬山晨练,发现梅园的梅枝上累累的花蕾都跃跃欲试地含苞待放,遂当即和老婆期盼:花开就在几日之内了!
昨日由于风雨和阴郁,有违无光不练的规矩,便没爬山去,心里惦记着梅花的花情……今日起床不算早,拉开窗帘发现南山在阴云低迷中灰蒙蒙的,但因了风的缘故,云天时时被扯开一条大缝儿,筛出太阳的万道金光。喔,还好,这仅仅是个多云的天气,虽然比不上晴朗的大好天,但只要有阳光,就是应该锻炼的日子,那就带着相机去爬山吧……
颖韬先生这样执着的缘起,是因为前几年常常有误了盛花期而拍照的经历,那花朵常常给人“带死不活”的感觉,所以总觉得一定要拍几张初绽的梅花,那才有无限的生机和新鲜的生命印象。
花期不等,而光线可补:因为咱的数码相机不是有闪光灯嘛。

……待到得梅坡之上,方才发觉,仅仅一天的功夫,大部的花枝都挂上吐蕊怒放的红花儿,在尚未返青的黄草背景之前,衬以褐色的枝干,越发显得鲜艳夺目,给人勃勃生机的感动!
如果和陶渊明夫子《杂诗》里:“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那几句诗联系起来看,颖韬先生今日迫不及待地要拍下这疏枝清影,莫不是要留存难留的“春情”、“倩影”?
也许就是颖韬在潜意识里要把“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的残酷,时时现实摆在面前,让自己时时有惜春的警醒,及时勉励,努力奋斗……
这在显意识里,恐怕实在不失大男人爱花的善良境界吧?
如此说来,梅花不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还兼有“也把心来警”的“深情厚意”呢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