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泥寻踪(淇县浮山封崇寺)

(2011-02-04 23:00:33)
标签:

浮山封崇寺

大都会博物馆

分类: 古建筑考察

http://s16/middle/4bdf9891t9b762831beff&690

 

http://s6/middle/4bdf9891t9b7d4ccb5f45&690

 

关于“东魏武定元年(543)李道赞等500人造像碑”的现状,见09年的博文《海外遗珍——石佛选粹(一)》。上个世纪20年代,造像碑从淇县浮山的封崇寺流失。辛卯新春大年初二,我们专程前往淇县去寻访封崇寺的遗迹。

 

浮山在淇县高村镇北5公里之外,山梁狭长,山势低缓。当地人称之为“佛山”,或者“伏山”。我们先找到小山的南坡,向一位承包了百亩林地的大姐询问情况。得知山里原来确实有一座大庙,但很多年前就被废弃了。庙的原址上后来建起了一座村庄。不过近年来,村里只剩下很少的几户人家,因为住在山里是很难娶到媳妇的。

http://s2/middle/4bdf9891t9b7627992011&690

 

沿着崎岖的山路,我们驾车来到山顶,先看到一座小小的土地庙。


http://s14/middle/4bdf9891t9b76279921dd&690

 

然后看到一个建筑工地,显然是在修建一座庙宇。我们以为这里就是封崇寺的旧址。

 

http://s8/middle/4bdf9891t9b7627c6df07&690


http://s2/middle/4bdf9891t9b7627a85691&690

 

向庙里几位热心的大爷打听情况。这里叫作“皇王庙”,他们并没有听说过封崇寺的名字。我们再问知不知道很多年前,附近的一个庙宇曾有过一块很大的石碑,以后被人抢走,还卖到国外去了。老人们连连点头,说老辈人讲过这个故事。丢了碑的那个庙在西面的后山,那里有个村子,还住着几户人家。


http://s15/middle/4bdf9891t9b7627c6ed2e&690

 

驾车又走了一段滞碍难行的崎岖山路。接近山脚,密林深处,露出了一座破败的小山村。迎面看见一堵半坍的石墙上,竖砌着一只素面的柱础。很明显,这是古建筑的残迹。村子不大,破败至极,房子已经坍塌了大半。


http://s12/middle/4bdf9891t9b7627f4b0cb&690

http://s16/middle/4bdf9891t9b7627d6358f&690

http://s9/middle/4bdf9891t9b7628132798&690

 

终于找到一位坚守在村中的老人,77岁的牛大爷。村子就是“后山”,以前确实有过一座很大的古庙。老人把我们领到不远处水井的旁边,指着五间平房说,这里就是原来大殿的位置。井圈用上好的青石条垒砌,架着井轱轳的青石上浮雕着覆莲,大概是一块敲碎了的碑座。牛大爷说,自己小时候见过大殿,里面的佛像非常高大,旁边有18罗汉,大殿之后还有阎王殿。

 

民国初年,一位名叫顾燮光的金石学家发现并报道了封崇寺的东魏造像碑,当年像碑就矗立在古寺的山门之外。可惜,就在学者的报道发表后不久,造像碑被军阀掠走。牛大爷自己也没见过山门。他只知道庙里有个非常有名的和尚,大殿前的廊下还矗立着许多古碑。石碑以后被全部拖走去修了附近的一座铁路桥。抗战结束以后,牛大爷去了焦作,直到1958年才回到家乡。此时,古寺已经被完全毁弃。因为方言的障碍,对牛大爷的叙述,我们只能听懂很少的一部分。但是,基于此次调查,我们得到了一个有些尴尬,却不得不去面对的疑问:福兮?祸兮?如果当年造像碑没有被掠走,仍然保存在原地的话,它是不是能逃脱被毁坏和被砸碎的命运呢?


http://s10/middle/4bdf9891t9b762831a9d9&690

http://s7/middle/4bdf9891t9b762840f696&690


http://s8/middle/4bdf9891t9b762789e08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