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逊宝藏(温县慈胜寺壁画之二)

标签:
古代壁画卢芹斋慈胜寺 |
分类: 博物馆和文物 |
http://s2/middle/4bdf9891g8b4f1d0d3071&690
http://s4/middle/4bdf9891g8b4f1d969a63&690
温县慈胜寺幸运地被保存到了今天,2001年它被公布为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为我们提供了实地求证壁画出处的机会。2009年1月,我们专程前往慈胜寺调查。今天的慈胜寺还存有三座建筑,除山门为近年新建外,天王殿和大雄殿均为元代的古建。但是,两座建筑的规模都比较小,不太可能容纳下尺幅较大的壁画。另外,天王殿和大雄殿的山墙上今日还保存着部分壁画的痕迹。从壁画的题材和绘风来看,和美国所存的壁画截然不同。调查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大雄殿前矗立着的那座石经幢。石幢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字迹清晰可辨。尤为宝贵的是,经文后还镌刻了石幢建造的时代:“天福二年八月二十八日”。石幢是慈胜寺中现存的唯一五代建筑遗迹。(题图:慈胜寺天王殿内天王壁画和大雄殿前天福二年经幢)
1952年,纳尔逊中国部主任史克门在《新发现的中国早期壁画》一文中,发表了他对博物馆新入藏的这几幅壁画的研究。史克门认为,因为没有足够可作比较的壁画素材,要准确无误地为这几幅壁画断代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壁画的某些细节和10世纪敦煌的经幡以及日本藤原时代早期的画作近似。所以,史克门大致推测,壁画底层的《观音图》约为10世纪的作品,而《如意轮观音菩萨图》和《菩萨焚香图》约为12世纪的作品。这反映了1950年代壁画面世之初,西方学者对壁画创作年代的基本认识。至于壁画的来源地,卢芹斋向美国人介绍说,1923年在北京的时候,公司一位负责去各地搜罗文物的手下告诉他,在河南、山西交界的一座被毁坏的寺庙中,保存有珍贵的古代壁画。公司或许有机会得到它们。值得注意的是,卢芹斋当年完全没有提及慈胜寺这个名字,而且他自己把壁画的年代也断为北宋。
1923年,慈胜寺确实有壁画被盗卖,国内也有相关的记载。上个世纪60年代,慈胜寺所在的大吴村的两位老人口述了事情的经过。据说,大吴村附近的流氓无赖为了倒卖砖石木料,拆毁了慈胜寺中的不少殿宇。1923年,附近巡警局的警察勾结寺庙中的和尚,把壁画卖给了北京的商人。这样的记述和卢芹斋的说法是可以相互印证的,至少在年代上完全吻合。那么,美国的博物馆是如何明确了壁画出自慈胜寺,而且还把壁画的年代确定为五代?相关的研究我们还没有看到。
http://s8/middle/4bdf9891g8b4f1df20ed7&690
慈胜寺山门
http://s8/middle/4bdf9891g8b4f1dc46217&690
天王殿
http://s9/middle/4bdf9891g8b4f1d2bbc28&690
大雄殿
http://s5/middle/4bdf9891g8b4f1d68c0f4&690
大雄殿内梁架和山墙上的壁画痕迹
http://s16/middle/4bdf9891g8b4f1e8aac9f&690
大雄殿的转角斗拱
http://s11/middle/4bdf9891g8b4f1e5cee9a&690
经幢上部宝盖和方城间的龙形神兽
http://s8/middle/4bdf9891g8b4f1cdf6e37&690
天福二年的经幢
http://s2/middle/4bdf9891g8b4f1e3e55b1&690
大雄殿的琉璃脊饰(明代)
结论
今天,慈胜寺大雄殿的后面还保留了一块荒废的空地。那里原来建有毗卢殿和延寿殿这两座建筑。如果不发掘基址,目前还无法确切考证出这两座建筑的规模。据寺内现存的清乾隆19年《重修延寿殿毗卢殿碑记》记载,延寿殿是慈胜寺内最大和最重要的一座建筑。如果壁画确实出自慈胜寺,我们认为,它很可能原先被绘制在延寿殿内。但是,绘于五代时期的可能性不大。
天福二年的石幢虽然确认了慈胜寺历史的年代下限,但是,就慈胜寺的具体情况而言,作为五代时期的木构而能完好保存到上个世纪初,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古寺座落在黄河古孟津渡以北不远的官道上,虽然交通往来十分便捷,却也更容易受到征战和动乱的波及。根据温县地方志记载,慈胜寺在金大定二年,元至元三年,明弘治三年有过三次重要的维修。其中,至元三年的维修非常的彻底。参考寺内明、清碑刻的记载,以及现存天王殿和大雄殿的建筑形制,我们可以推断,今日所见慈胜寺的基本格局,以及寺内的建筑,基本上都是至元三年重修后确立的。中国的古代壁画总是和建筑同存共生的。如果建筑是元代的,那么,建筑墙壁上壁画的年代不应该比建筑的年代更早。这是由古代壁画保存的实际条件决定的,已经在国内保存有壁画的古代寺庙宫观中得到验证。
本文并未打算从绘画的风格以及图像学的角度来展开对壁画年代的讨论。幸运的是,在距离慈胜寺不到100公里远的山西东南部山区,还有两座古代的寺庙中保存着元代以前的壁画作品:平顺的大云院有五代建筑和五代壁画,高平的开化寺有北宋建筑和北宋壁画。相比之下,慈胜寺这些被断为五代的壁画,显然太过成熟和完美。虽然还没有看到相关的研究资料。但是,如果壁画天福二年的断代确实是由石经幢的年代推断出来的,毫无疑问,这是非常草率和缺乏根据的。
参考资料:
- Laurence Sickman, "An Early Chinese Wall-Painting Newly Discovered", Artibus Asiae, Vol 15, No. 1/2, 1952, pp. 137-144
- 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s,
"Institute Receives Gift of Rare Chinese Wall Paintings", The 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s Bulletin, 1952 - 卢芹斋《北宋壁画》序言转引自Yiyou Wang, "The Loouvre from China, A Critical Study of C. T. Loo and the Framing of Chinese Art in the United States, 1915-1950", PhD Dissertation, 2007
http://s3/middle/4bdf9891g8b4f1e1fef02&690
山西高平开化寺北宋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