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道教雕塑晋城玉皇观二十八星宿 |
分类: 博物馆和文物 |
角木蛟惨遭锯首,如今头颅不知流落在何处?
中国的道教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佛教艺术的影响,道教雕塑也不例外。佛教造像自宋、元以后,世俗化加剧。作品在追求写实、贴近世俗的同时,却失去了许多感化人心的宗教感召力。但是,玉皇观的二十八星宿像显然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局限,成功地兼容了神和人的两重特性,所以独具艺术魅力。
星宿像均真人大小,坐姿,高一点五米左右,为重彩泥塑,比例适度,塑工精湛。匠师采用写实与写意、想象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二十八位性别、年龄、性格、身份、风度各不相同的神仙形象。天宫中的神灵,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神的灵力。更为精绝的是,匠师巧妙运用了与星宿相配的动物为道具,既夸张、又极为细致的刻画了天神们内在的神力,取得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同时期的佛教造像中不乏降龙、伏虎这类的作品,可是与晋城二十八宿相比,高下立判。
二十八尊塑像中,最富感染力的首推四尊与火对应的星宿:尾火虎、室火猪、觜火猴和翼火蛇。因为五行属火,所以四尊塑像都是男性武士,赤面怒发、双目圆睁,动感十足,其肌肉的张力颇有些现代雕塑的特点。比如翼火蛇,武士装扮,袒胸、赤足、单手擎蛇,怒发冲冠,作大声怒吼状,极具感染力!
翼火蛇
四尊五行属水的星宿,箕水豹、壁水貐、参水猿和轸水蚓,都是以温柔的女性面目出现:宁静如水的表情下,蕴藏着母性的温情和坤柔的神力。
轸水蚓
五行属金的亢金龙、牛金牛、娄金狗和鬼金羊,也是女性形象,可是特性迥异。亢金龙虽然是女神,却怒发立目,双手伸向右侧作抚龙状;降龙伏虎的女神威仪,不严自威。
亢金龙
虚日鼠是水、金之外,二十八宿中唯一一尊女性形象的天神。她宛如中年美妇,长发披肩,面目温柔,温良持重,轻抚着怀中的幼鼠。其神、形和西方的圣母像颇有几分相似。
虚日鼠
五行属土和木的八位星宿中,角木蛟、斗木獬和柳土獐以赤面孔武的形象出现,表情奔放,威猛;女土蝠和胃土雉则是老年长者,一脸的睿智和幽默。氐土貉、奎木狼、和井木犴是中青年男子模样,外表文静,书生气质。
与日月对应的七尊男性造像中,房日兔和危月燕最具代表性。房日兔为一老年男子像,鹤发童颜,正襟而坐,左手托兔,右手举日,日中绘一金乌。危月燕是中年男子像,恭谨儒雅,身向左倾,左手依座,右手举月,月中绘一飞燕。
纵观二十八星宿像,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宿像的服饰。与同时代的永乐宫朝元图壁画相对照,星宿的头冠、服饰、衣带、披挂均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个颇为奇怪的不同是,玉皇观二十八宿像中出现了很多左衽的例子。男子左衽,这是有违汉族传统的服饰制度的。永乐宫壁画中有女子左衽的服饰,但绝无男子左衽的情况出现。
二十八宿像连同玉皇观中的其它宋、元塑像,都是我国道教艺术的瑰宝。遗憾的是,整体的保护情况令人担忧。除去偷盗这样的安全隐患,塑像置身的环境也极其简陋,殿宇年久失修,漏雨渗水……。新旧照片对照,塑像本身的开裂和退色之外,背墙上的壁画和榜题因受到常年雨水的侵蚀而面目全非!
许多年前,施蛰存老先生先观玉皇观,后看晋祠,不禁发出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叹。按照老先生的描述,今日的玉皇观中已经损失了不少当年尚存的塑像。这些经历了几百年天灾人祸,甚至躲过了日寇侵略、文革浩劫的元代雕塑奇珍,如果不幸毁于当今的和谐盛世,那实在是前不能面对古人,后不能面对子孙的事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