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本书,居然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标签:
算得快影响孩子一生好书时间管理 |
分类: 读书笔记 |
虽然科学的发展,互联网的产生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维模式和接受知识的编码,但是书籍却在过去、今天和未来始终影响着人类的思想。
昨天下午因为看到同事在给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出数学作业,复杂的竖式令我好奇,那个“凑10法和破10法”却让我想起了小学3年级因为一本书而学会的快速心算,于是瞬间所有少年时关于读书的记忆像开了闸,一下子倾泻而出......
华罗庚《统筹方法》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升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开水壶,洗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谁都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因为后二种办法都“窝了工”。
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引出一项生产管理等方面有用的方法来。
这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一篇语文课文《统筹方法》,作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算是到今天,我还能清晰的记得这篇文章在语文书上的格式和样子,一个简单的关于烧水、泡茶的案例,在当年只有八岁的我心里留下了永远难以磨灭的记忆,那篇文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我独自思考的乐趣所在,一个小故事被我演变成更多的故事,并一直受益。
很多人都会好奇我日常的时间管理,总会觉得我在相同的时间里会完成更多的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我所运用的不过就是八岁那年,从一篇短短的课文里学到的关于统筹计划的知识,在相同的时间内让更多的事情可以并行的发生,从而有效的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刘后一《算得快》
刘后一先生是我国著名科普作家。他从1940年代就开始从事科普创作。《算得快》是他在1960年代初写的,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的科普作品,以后多次再版修订,并译成多种文字,累计印数近一千万册,是名副其实的优秀畅销书。今天已经被纳入中国科普名家名作·趣味数学专辑"
大概是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本新书《算得快》,黄色的封面上是三个很大的圆体字,一个三位数的算式赫然书面,简直是太吸引我了!一本书,在当时就已经是很奢侈的陪伴,那本《算得快》被我翻了很多遍,其中讲述的每一个心算的方法几乎都变成了我在心算时的本能。
书里面的一个个算式在我看来如同变魔术一般神奇,完全颠覆了之前的思维模式,陪伴我当年许多愉快的独处时光。每天沉浸在其中的记忆,就算今天想起,也充满幸福,那时候每天看完的书必须按老爸的规定放回书架,而书架上固定的地方,那一本有着可爱封皮的《算得快》成了我晚上睡觉都可以牵挂的小小幸福。
可惜那本书早已遗失在不断迁徙的岁月里,但是它对我的影响却是一生,从小到大我的心算能力都优于大多数人,归根结底,这本书的居功至伟。
刚才在网上寻找,很惊喜的发现这本首发在1963年的书今天依旧不断的再版,不知道对于今天的10后孩子,还会不会产生曾经对我们这代人那样深刻的影响。
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叶永烈的第一本科学幻想小说,写于1961年秋,当时21岁,还在北京大学上学。这本书在尘封了
17年之后的1978年才第一次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印了150万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本书始终雄踞中国科幻小说第一名,2002年还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三年级的时候,读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那本书里关于未来世界的描述深深的吸引了我,水滴形的可以飘在空中的车今天也还未能成为现实,但是所有一切对未来世界的幻想却在当时和后来很多年里引发了我无穷的想象。那本书像是一个火种,点燃了我对神奇的科幻世界探索和向往的理想。
这本书让我这个生活在西藏林芝那个文化生活极度贫乏的地方的小姑娘,也依然可以任由自己的思想遨游在科学的世界里,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一直幻想将来自己要成为一个科学家,所有植根于幼小心灵里的想象都成为当年一个孩子学习的动力,影响了我之后学科的选择和思想的轨迹,虽然并没有成为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当时以为科学家都是那样的),但至少保持了对科学的热爱,并对这个世界始终充满好奇与探索。
就算到了今天,每一次科学发展演变成交通工具的进步,我也总会不自觉的和《小灵通》里描述的情景去做对比,由此可见一本好书对一个孩子的影响。
这本书目前还在不断的再版,网上依然有售,令我吃惊不已!
寒假时听儿子和朋友聊天,提到小时候对他影响至深的是一本小学时给他买的《21世纪少年百科大图解》,他不知道翻阅过多少遍,每一页的内容都深深的印在脑海里,也正是这本书激发了他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因为他希望有一天自己成为可以站在讲台上给更多的人讲述科学知识的人。
本尼迪克特
凯里在《如何学习》里提到学习是个长时段的过程,技巧必不可少,知识运用的场景是多样化的,有趣的学习方法不断的重复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有趣的书自然事半功倍。学习需要厚积薄发,触类旁通。
你的孩子最喜欢的书是哪一本?你帮孩子找到了那本开启他(她)思维的书籍了吗?
欢迎扫码加好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