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返璞归真-Brian L. Weiss 》读书笔记

(2017-07-06 16:38:16)
标签:

返璞归真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2013-1-14 18:02
我们选择何时来到肉身的形态,以及何时离开。我们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完成被派到世间所要完成的任务。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时间已到,也会欣然接受死亡。因为你知道这一生已经功德圆满了,是你该休息的时候了,以便灵魂能够重新获得能量;休息完毕,就可获准再度选择重返肉身的形态。那些对于自己是否应该返回人间没有把握,迟疑不决的人,可能就会失去上天给予他们的机会,而丧失了可以完成他们在肉身形态时,应了未了的心愿。
越南佛教高僧及哲学家——释南罕,曾经写过有关如何品茗的诀窍:你必须在现在这个时刻完全清醒,才能真正享受茗茶的滋味。只有在对现在非常珍惜的情况下,你的手才能感觉茶杯传来的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温暖。只有在现在才能闻到茶的芳香,尝到它那甜美的滋味,领略它美妙的所在。如果你还在缅怀过去或担心未来,你就会完全失去享受这杯茶的机会。你对茶不屑一顾,茶也不翼而飞。
“因为我们知道灵魂是永恒的,因此对死亡也就不会惋惜哀悼。如果它的课业未了,灵魂就会重返肉身,”她加以说明,“有时候我们对新的肉身详加观察的话,往往可以发现与前世肉身相同一致的地方。”她为这个观念沉思了两、三分钟。“我们观察胎记,以往疤痕的所在及其他特征。”
“爱情是世间最强大的力量,”她轻轻地说道,“爱情在冰天雪地里,在最崎岖坎坷的状况下,也能生生不息开花结果。它到处滋长,永远存在。爱情是四季常开永不凋谢的花朵。”
“记住你永远被爱,你永远受到保护,你永不孤单……同时你也是一个有见解、有智慧、有爱心的形体。你永远不会被遗忘,你永远不会被忽略或忽视。你并不是你的身体,你不是你的头脑,也不是你的心灵,你是灵魂,你所要做的就是去重新唤醒自己的记忆,去回忆。灵魂没有界限,受肉身限制也不仅限于心灵或思维能力的范围之内……”
 “爱是终极的答案。爱不是一种抽象概念,而是一种真实的能量,或是许多有相互关系的能源集合在一起的光谱,你可以自己‘创造’它,永存于心。只要去爱就行了。你就会开始在自己内心里接触到上帝(佛陀)。去感受爱的滋味,表达你的爱心。”
“爱可以消除恐惧。当你在感受爱的滋味时,你不可能会害怕。既然每一件事物都是能源,而爱又涵盖了所有的能源,因此一切都是爱。这是一条强而有力可以找到上帝(佛陀)的本性的线索。”
“当你正付出爱心而又不感到害怕的时候,你就能宽恕。你能原谅别人,也能原谅自己。你会开始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事物。内疚与愤怒是同一恐惧的反射。内疚或罪恶感是内心所产生的一种微妙难以觉察的愤怒。宽恕将内疚与愤怒一扫而空。他们是毫无必要,有害身心的情绪。而宽恕,它是一种爱的行动。”
“ 你自己本身也能治疗自己。了解就是治疗。爱就是最终的治疗。治疗师、导师和宗教师们都能帮忙治疗,但能帮得上忙的时间极为有限。指引的方向来自内心,这条心路历程迟早都得千里独行。虽然在真实里你永不孤独。”
“如果你一定要计算时间的话,计算你所学到的课业有多少,而不是已经花了几分钟、几小时或多少年。如果你到了完全了解的地步,也许你在五分钟之内就可治愈自己。或是要花五十年。其实都是一样的。”
 “冥想与图式拟想(Visualization)会帮忙你,使你不再思前想后患得患失,使你开始向前回溯,创痛自会痊愈。你会开始运用你从未用过的心灵,你会领悟,你会豁然贯通,你会耳聪目明增添智慧,世间方能太平。”
“你与你自己以及别人都有亲戚关系。你在好几世里,好几个肉身里都曾活过。所以问问你现在的自己,为什么你还是那么心慌意乱?为什么你不能心安理得地放手一搏?难道你担心声名受损,还是在意别人的观感而举棋不定?这些恐惧都是由于童年或更早之前受到制约因而产生的。”
“问一问你自己底下这些问题:‘那又有什么损失?最糟顶多会怎么样?以目前的方式一成不变地度完余生,自己将会心甘情愿吗?可能会面临死亡的经验?这么做真有那么危险吗?”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不要害怕会引起别人的愤怒。愤怒只是他们没有安全感的显示。一时害怕别人的愤怒将会阻碍你自己的成长。愤怒如果不能形成那么多的忧伤的话,那它本身只是愚蠢。因此,应该以爱与宽恕来消除你自己的愤怒。”
“别让沮丧和忧虑妨碍你的成长。沮丧是一种失败的观念,赶紧将它忘掉,别把它当做一回事。调整你的焦距,重新改变你的价值判断。记住哪些是不能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并改变你对这些事物的看法,记住哪些事是重要的,哪些比较不重要。别再坐井观天,墨守成规。记住要有信心,要抱有希望。”
“将焦虑化为乌有。它使人无所适从。焦虑是你自己隐隐约约一直记得丧失爱情,或自尊心受损,或失去耐心与平静的表现。记住,你永不孤单。”
“永远不要失去勇气,以致不改放手一搏。你是不朽的。你永远不会受到伤害。”
“业报(Karma,亦可译为因果报应或因缘)的类型有非常多种,有许多孽债必须偿还。个人的业报(Indivdual Karma)其本质仅限于私人的义务、人情债或契约范围之内,与他人无关。除此之外,还有集团业报(Group Karma),由团体所共同造成的孽债。集团又可分为好几种:宗教、种族、国家等等。在一个更宽广的层面,又有人间的业报(Planetary Karma,亦可译为俗世的或行星的业报)它到时候将会影响整个世界的命运与结局。集团业报乃是个人孽债逐渐累积,积少成多因而形成的,但是它的后果最后还是会加诸到集团,或国家或整个行星之上。这种集团业报的运作,决定了整个集团或国家的未来。不过,集团业报也会报应到轮回转世的个人身上,包括在这个集团或在这个国家之内的个人,或是同时发生互有关连,但并不在这集团或国家之内的个人,或是在一个更为后来的关键时刻……”
“行为举止若是循‘道’而行,沿着通往上帝(佛性)之‘路’而行,就成了正道。其他的途径最后都是绝路或是空幻,沿着那些途径的行为举止,就不能得道。正道能提升个人的灵性及重返人间。行为举止如果心怀公正、慈悲、关爱、智慧或是我们所称的神性灵性或佛性、本性的当然都是正道。正道的成果,即修成正果是最理想的目标。其他途径所得到的果都是短暂的,虚幻的,错误的。那些成果使我们陷入困境或危机重重,同时也自欺欺人,它们不是我们真正渴望的目标,修成正果包含我们一切的目标与愿望,我们一切的需要与祈求。”
“名望就是一个例子。一心一意以追求名望当做最终目标的,可能一时之间会声名大噪。但这种名望将如昙花一现稍纵即逝,总没办法称心如意。不过,要是某个人不求名,而名自来,这种名望得自正道,得自修‘道’,它才能流芳千古。不过,对得道之人来说,其实早已无关紧要了。两者差别在于一种是为了私欲,为了追求个人的名望,而另一种是不渴望,不寻找得到的,那种名望只是修成正道的副产品而已。前者是虚幻的,是短暂的。后者才是真实的,是永恒的。前者造成业障必须还债,后者则不必。”
中国的老子在其《道德经》里说过:“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这就是在说不追求个人名利顺道而行,反而可以获得名利,但对圣人而言,这些名利他们并不在乎。所以不以自生而生。
“上帝会宽恕世人,不过,你还得受到人们的宽恕……你也必须宽恕他们。宽恕同样也是你的责任。你必须宽恕别人和受到别人的宽恕。心理分析无法治愈这种伤害,除了了解以外,你还得继续努力,要努力改变,使这个世界更进步。改善人际关系,宽恕别人以及接受他们的宽恕。最重要的是在追求美德的时候,一定要主动积极,身体力行,口惠而实不至是不够的。只是理智上的了解而不加以运用、补救是不够的。表达你的爱就对了!
“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寻找,就会发现冥冥之中总是善有善报,总有慈悲,总有恩典。假使我当时一直怨天尤人,就会觉得人生乏味,那么,我就错失了发现的善与爱。”
灵魂的认识有时甚至在心灵的眼睛看到之前就已发生,这种形态的认识通常发生在幼童婴儿身上,他们显现出某种生理上奇异的癖好或独特的行为。他们说出了某个字或某句话,而挚爱他的双亲或祖父母马上就已认识;或是他们与你所关爱的人有一种完全相同的疤痕或胎记,或是只要轻轻握住你的手,或是以某种跟前世一模一样特殊的方式看了你一眼。什么方式都没关系,反正你就是知道!我们永远不会失去我们关爱的人,我们会一再地回到人间,不断地重逢又重逢。想要重新相聚这种爱心所产生的能量,真是大到令人匪夷所思!
做梦有许多功能,它们可以将白天发生的事件加以调整修正,使事情的结局较为完美。它们经常以象征或暗喻的方式提供线索,露出一点端倪,来帮忙解决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些难题——交往关系、恐惧感、工作压力、情绪不稳、发生疾病等诸多烦人的事情。做梦可以协助我们完成欲望或目标,若不是在物质上,就是在形式上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心愿。它们也会促成我们回顾往事加以检讨,提醒我们拿它来和现在发生的事情作一比较。“旅游”的梦也会发生。在这种梦里,做梦的人会到他们本人实际上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去游历。他们所看到的许多细节,往后可能得到证实。不管是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这个做梦的人亲身到那个地方去探查,一种似曾相识或熟悉的感觉会油然而生。
有时这位梦中的旅游者,会到一个似乎并不存在于这个星球上的地方去浏览,这种梦就完全不是单纯的夜间想像。这种情形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在睡眠中做梦的时候,平常的自我与认知障碍已经完全松懈下来,因而产生不可思议的灵魂经验。从这种旅游形态的梦境中所得的知识与智慧,可能使做梦者的人生完全改观。
“它们是引导我走向命运的道路……缓慢地但确实地……我必须要有耐性,不要节外生枝加以干扰,行程表已经排定了……”重要的是把爱心传递出去,去帮助别人,至于结果如何并不重要,把爱心传递出去,你们只要这么做就行了。彼此相亲相爱。把爱心传递出去的结果并不是你们该寻求的结果——对于肉身的结果。你们必须治愈人类的心灵
由意志与命运同时存在,不要以肉身的结果来衡量愈合,愈合包括很多层次,不只肉身而已,真正的愈合在于心灵层次。
如果某一个灵魂比起另外一个灵魂没那么进化较为无知,类似暴力、贪婪、妒忌、怨恨与恐惧等特征就会介入彼此之间。这种趋势对较进化的灵魂来说就是毒害,即使它是来自灵魂伴侣。通常救助的幻想会与“我可以改变他,可以帮助她成长”的想法同时出现。不过要是他不允许人家帮忙,或是在她的自由意志下她选择不愿学习、不愿成长,那么这段关系也就注定破裂。
完全不必担心和灵魂伴侣重逢这件事情。这种重逢命运自有安排,到时候一定会发生。等到双方见面之后,往后要怎么发展就全由这对伴侣两个人的自由意志来主宰一切。要不要采取任何抉择,完全靠个人的自由意志或选择来决定。还没觉醒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心灵里一切的恐惧和偏见毁灭抉择,令人惋惜的是,结局往往心灰意冷悔不当初。越为觉醒的伴侣,越有可能根据爱情来做决定,当伴侣双方都完全清醒的时刻,喜出望外的境界就来到了眼前。当我们要做重大决策时,尤其是当要决定类似灵魂伴侣这种命运的恩赐的时候,服从我们的感情,听从我们直觉的智慧,命运会将它的礼物送到我们的眼前,不过接下来要如何处理这个礼物,就全看我们自己了。
假使我们完全接受别人的劝告,也许就会犯下严重的错误。我们内心的感情知道我们的需求,别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自然另有打算。
当我们的直觉,我们内在的感觉,我们精神上的胸怀都深信无疑之时,不要受到别人基于恐惧的说词所左右。这些说词有时虽然立意甚佳,但结果却适得其反。也许会使我们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舞动生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