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朗读者》节目更懂众生苦乐
(2017-03-15 14:44:32)
标签:
朗读者董卿濮存昕徐静蕾麦家 |
分类: 心情日记 |
因为从来不看电视,所以流行的电视节目对于我而言少有具象的认知,遇到《朗读者》纯属偶然,每天锻炼的时候总要戴着耳机听喜马拉雅电台,主页面跳出来的推送适时的出现在眼前,就这样,与董卿的节目偶遇。朗读者除了明星,还有生活在平凡的岗位上的一个个不平凡的生命,他们千姿百态的人生,质朴的语言,拉近了节目和听众的距离,更让我们在聆听中明了,众生各有各的喜怒哀乐,各有各的悲欢离合。
从小,濮存昕就是我喜欢的电影演员,他端正的相貌,彬彬有礼的神态在荧屏上一次次打动了我,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他是小儿麻痹症患者,但是这一次,当濮存昕自己怀着深深的感激,对12岁时给他手术的医生---积水潭医院的荣国威大夫朗读的时候,我才知道了关于他的那一段完整的故事,正是妙手回春的荣大夫拯救了这个当年只能踮着一只脚走路的孩子。或许荣大夫早已经忘记了这个小病人,每天一台台的手术,有哪个医生会去刻意记住所有病人的名字呢?但是,正是这些白衣使者以如此之日常,不断的改变和创造着患者的人生,医者仁心,几十年前的一台手术,让后来人艺的舞台上多了一个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他只是一个现象或者代表,谁能知道因为医生的救治,这个世界多了多少美好的生命、幸福的家庭、优秀的人才!
听着徐静蕾给奶奶读的信,我和她一起在哽咽落泪,深深的被徐静蕾对奶奶执着的感情所打动,当年奶奶告诉她,等奶奶走了,天上就会多一颗星星,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逝去的亲人,它们挂在天上,静静的守护着世间的亲人,徐静蕾始终相信,奶奶还在,那个曾经把她当成宝贝呵护的亲人始终在天堂守护着她心爱的孙女,如此人间真情令人感动唏嘘,之前,只知道徐静蕾是一个美丽全能的女人,她既可以是“职场杜拉拉”,也可以是才女老徐,她塑造的公众形象让我们只看到她横溢的才华,却不知她的内心还有如此柔软的牵挂和依恋,这一次真实的朗诵,突然就让我心里的徐静蕾变得生动起来,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才女,而是更接地气的那个可以在奶奶怀里撒娇的平凡女孩。奶奶的爱,也更让我们相信,唯有爱是不朽!
知道麦家,是因为他写的一部部谍战小说,那犀利的笔锋,环环相扣的情节令人紧张而过瘾,可谁能知道如此才子却是生活中一个无助和悲苦的父亲!作为同龄人,我们都经历了孩子的青春叛逆,所以,对于麦家的挣扎和无奈,更能感同身受,无法想象,面对一个三年多一直把自己与父母隔绝的心爱的孩子,他是怎么熬过来的!他的叙述包含了一个中年男人最深刻的痛和忏悔,痛,来自儿子;忏悔,源自曾经的自己对父母相似的叛逆,生命真的是轮回吗?!我想这是每一个父母常常回去面对的问题,也唯有成为父母,我们才会一次次去反思曾经身为孩子时自己的行为!麦家的儿子终于走出了自己的藩篱,终于去到美国深造。这样的结果,身为父亲的麦家一定如释重负!面对儿子,麦家只是一个平凡的小心翼翼的父亲,这份小心,是因为在乎,因为无论儿子多大,在父亲的眼里,他都是那个需要呵护的宝贝!一封信,字字句句全是不舍和叮咛,唯有经历抚养,更懂其中苦悲!
董卿的《朗读者》还在继续,上个周末,朗读者的亭子来到了西安,哪怕风大雨大,也不能阻挡大家的热情,雨中的队伍排出去好长好长,大概只是因为有太多的人需要有个地方去表达,去直抒胸臆,这个节目只是一个象征,它提醒我们,朗诵的意义,它告诉我们,感恩、思念、爱......,太多的情感,原本不需要压抑在心底。
今天凌晨,我在感动的哭泣中录完送给闺蜜的信,为属于她的一个人生特别的时刻。录制的过程百感交集,更懂,朗读的意义,也唯有用心的朗读才会真正打动聆听的人。
附
濮存昕
读本《宗月大师》老舍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教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
母亲是最喜脸面的人。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待着任何人,荒来荒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一个十多岁的贫而不识字的孩子,很自然的去作个小买卖——弄个小筐,卖些花生、煮豌豆、或樱桃什么的。要不然就是去学徒。母亲很爱我,但是假若我能去作学徒,或提篮沿街卖樱桃而每天赚几百钱,她或者就不会坚决的反对。穷困比爱心更有力量。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我说“偶然的”,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在酒后,他常以学喊俞振庭的《金钱豹》自傲)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二天,我象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垫,在离我的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庙里。庙不甚大,而充满了各种气味:一进山门先有一股大烟味,紧跟着便是糖精味,(有一家熬制糖球糖块的作坊)再往里,是厕所味,与别的臭味。学校是在大殿里。大殿两旁的小屋住着道士,和道士的家眷。
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这是“改良”私塾。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刘大叔和李老师“嚷”了一顿,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徐静蕾读本
史铁生《奶奶的星星》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象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 “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
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
“老了,还不死?”“死了就怎么了?” “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窗外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干嘛变成星星呀?”“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象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麦家的读本
《一封信》
儿子,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
我没有到过费城,但可以想象,那边的月亮不会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边的房楼一定也是钢筋水泥的;那边的街弄照样是人来车往的;那边的人虽然肤色貌相跟我们有别,但心照样是要疼痛的,情照样是要圆缺的,生活照样是有苦有乐、喜忧参半的。世界很大,却是大同小异。
也许最不同的是你,你从此没有了免费的厨师、采购员、保洁员、闹钟、司机、心理医生,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厨,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医生。
这一下,你是那么的不一样,你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长辈。这一天,是那么的神奇,仿佛你一下就长大了。
但这,只是仿佛,不是真实。真实的你只是在长大的路上,如果不是吉星高照,这条路必定是漫漫长长的,坎坎坷坷的,风风雨雨的。
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顶,帮你化掉风雨,让和风丽日一直伴你前行。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对不起,儿子,我也不会这么做。
为什么?因为我爱你,因为那样的话,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苍白的、弱小的,至多不过是一条缸里的鱼,盆里的花,挂着铃铛叮当响的宠物。这样的话我会感到羞愧的,因为你真正失败了。
你可以失败,但决不能这样失败,竟然是被太阳晒死的,是被海水咸死的,是被寒风冻死的。作为男人,这也许是莫大的耻和辱!
好了,就让风雨与你同舟吧,就让荆棘陪你前行吧。既然有风雨,有荆棘,风雨中不免夹着雷电,荆棘中不免埋着陷阱,作为父亲,我爱你的方式就是提醒你,你要小心哦,你要守护好自己哦。
说到守护,你首先要守护好你的生命,要爱惜身体,要冷暖自知,劳逸结合,更要远离一切形式的冲突,言语的,肢体的,个别的,群体的。
青春是尖锐的,莽撞的,任何冲突都可能发生裂变,而生命是娇嫩的……这一点我只想一言蔽之,生命是最大的,生命面前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放下任何一切,别无选择。
其次,你要尽量守护好你的心。这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心灵的心。它应该是善良的,宽敞的,亮堂的,干净的,充实的,博爱的,审美的。善是良之本,宽是容之器,亮了,才能堂堂正正,不鬼祟,不魍魉。
心若黑了,脏了,人间就是地狱,天堂也是地狱;心若空了,陷阱无处不在,黄金也是陷阱。关于爱,你必须做它的主人,你要爱自己,更要爱他人,爱你不喜欢的人,爱你的对手。
爱亲人朋友是人之常情,是天理,也是本能,是平凡的;爱你不喜欢的人,甚至仇人敌人,才是道德,才是修养,才是不凡的。儿子,请一定记住,爱是翻越任何关隘的通行证,爱他人是最大的爱自己。
然后我们来说说美吧,如果说爱是阳光,那么美是月光。月光似乎是虚的,没用的,没有月光,万物照样漫生漫长,开花结果。但你想像一下,倘若没有月光,我们人类会丢失多少情意,多少相思,多少诗歌,多少音乐。美是虚的,又是实的,它实在你心田,它让你的生命变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意,色香俱全的,饱满生动的。
麦家在儿子出国的行李里放了一本笔记本,夹着信和2000美金。图为麦家在笔记本扉页给儿子的留言
呵呵,儿子,你的父亲真饶舌是不?好吧,到此为止,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别想家。如果实在想了,那就读本书吧。
你知道的,爸爸有句格言:读书就是回家,书这一张纸比钞票更值钱!请容我最后饶舌一句,刚才我说的似乎都是战略性的东西,让书带你回家,让书安你的心,让书练你的翅膀,这也许就是战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