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问奥运情怀(伦敦奥运杂谈之三)

(2012-07-26 14:15:35)
标签:

杂谈

追问奥运情怀
沧浪客


    伦敦奥组委没有承认,他们把启幕时间安排在20时12分,寓意2012年,是学咱北京奥运将揭幕时间定于20时08分,暗含2008年的意思。当然这种纯属抖小机灵的举措,让他们模仿了也无关痛痒,与我泱泱华夏相比,英国钱少人更少,决然玩不出咱北京奥运开幕式那形式大于内涵的排场,所以我对他们会不会盖过咱4年前的奥运风头毫不担心。
    不过,与前一届北京奥运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相比,这届伦敦奥运会以“奇妙岛屿”为主题,的确是玩弄机巧且占了个大便宜。咱们放眼全球面面俱到,人家却只立足岛屿,冒着被企鹅、北极熊等“地球村民”抗议的风险,直接把高山大河南极北极等许多这个地球不可或缺的东西屏蔽,理由却相当简陋:省钱。
    更不可理喻的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博伊尔在透露他们只花费了2700万英镑(约合2.68亿元人民币)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搞得地球这边的我们一片哗然——4年前咱那开幕式,花了多少钱啊!虽说近些年我们政府的巨额支出,基本上都是云山雾罩,说不清也道不明,但据当年国家审计署发布的第8号权威公告,至少也是花了8.31亿元人民币的,你英国人这么抠门,叫我们情何以堪!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那么有钱,GDP都世界老二了,也犯不着为此较劲。再说了,从1896年4月15日的第一届雅典奥运会开始,在迄今共举办的30届中,除因二战被迫停办的第十三届“伦敦奥运会”之外,人家英国早在1908年10月31日就举办过第四届奥运会了,本届算是他们的“梅花三弄”,这好比足球赛场上的帽子戏法,你要让那个上演戏法的球员越来越夸张地表演作秀,那也太不实际。
    当然最重要的是,无论怎么推算,英国都不属于“文明古国”,他们值得向全世界展示的,无非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革命再到战后发展的短暂历程,人家花2700万英镑,亮出007、憨头先生、甲壳虫乐队等“世界名片”,已足够呈现其“英国元素”了,又何必再花大钱以换吆喝呢?这个倒是可以追问。
    至少我个人追问的结论是:人类的奥林匹克情怀,无论多么伟岸与崇高,它两、三个小时的开幕式都会很快过去,奥运会之后,生活也还要继续。奥组委捂紧钱包,让自己的国民们都能在其后一如俱往地过上好日子,那才最重要——毕竟,奥运会绝不是拿来打扰和损害生活的。这个道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组委会主席、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奥运养奥运”的尤伯罗斯早就明白,如今的英国奥组委也明白,而我们呢,看看4年前才花费巨资建成、眼下却几乎成了遗址的这个馆那个村,就更应该明白。


              2012年7月26日于昆明西坝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