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忆博
这是一个HR的命题。
企业HR部门的招聘,摆明了是要“相马”,所有的企业都想着要最少的投资,招最好的人才。同样的工资标准,找不找得到优秀的人才,除了运气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相马”了。于是企业期望着有一个“伯乐”,会相千里马,把最好的人才网罗到自己的企业中来。
好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会说?会做?好像都不是,最好兼而有之。能说还好鉴别,能做,如何鉴别呢?于是乎,“相马”的结果是把一些会说的人才招聘了进来。没有办法,有一些大企业开始不相信“相马”,比如海尔、华为等著名的企业都提出了“赛马不相马”的人才观。
很多年前,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提出:赛马不相马。他认为企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去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并维持这个机制健康持久的运行。这种人才机制应该给每个人相同的竞争机会,把静态变为动态,把相马变为赛马,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质,并且每个层次的人才都应接受监督,压力与动力并存,方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这是所有的成熟企业都必将跨出的一步。联想的柳传志也提出“用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瞎子背瘸子”等人才观,意味着企业的用人走向了成熟。
不过,纵观中国的民营企业,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市场经济,大多数企业还远远没有成熟,在没有办法赛马的情况下,还是要“相马”,用能人的治理方式管理企业。可“相马”的结果,往往就是招错了人。
在T+研究院咨询的企业中,有一家民企,通过猎头引进了一位营销总监,这位营销总监一进入企业,就把企业全盘否定,惹怒了许多中高层经理们,差点就要全员辞职!幸亏董事长以他的人格魅力平息了这场冲突。为了支持这位营销总监的工作,董事长动用了太多的资源,从人员到资金,从时间到精力,几乎是全力以赴。一年后,这位经理人给企业花掉几千万,并亲自招聘进来几十名营销人员,但除了给公司留下了混乱的局面,没有任何结果。同时,这位总监还给董事长的案几上堆上了很厚的一摞文案!
在没有“赛马”的机制下,不会“相马”,是非常危险的,最可怕的是,企业在用人上一再犯错,却不知道错在哪里。
以这位营销总监为例,事后,T+研究院的咨询师对其进行还原,发现他是A02主动架构系统思维——典型的“梦想家”类型的人才。A02思维没有架构不会行动,这位职业经理人一到任就否定企业、提出一整套想法,说明他自己有架构,而企业已有的做法与他自己的架构不相符,他要行动就必须推翻企业现有的做法、按照他的构想来。
那么,按照他的构想去做,会有什么问题呢?学过T+的同学都知道,A02思维建立的架构,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而是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架构,需要的条件不具备怎么办?A02类型的人才会假设其存在,于是一个听起来很完美的构想就完成了。
这是A02思维最厉害的地方——因为绝大多数人对于达成结果需要的条件是不敏感的,一个听起来很完美的构想,会让很多人热血沸腾,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就这样被营销总监说服,进而不惜余力地支持他——认为会说就会做,能画出这么美好的蓝图,也一定能带领团队去实现。
但是,这位营销总监为什么失败了呢?原因很简单,他建立的架构中有很多假设的条件,听起来很完美的构想,到了现实中,因为条件不具备,根本没办法落地,失败是必然的!
用错人,自然是老板买单,可是企业还要继续往前走,营销总监这个岗位的人选怎么办呢?T+咨询团队根据其战略布局,与老板和企业高管共同分析营销总监需要的条件——天赋、自身的后天积累(发挥天赋的条件)、组织需要配备的条件,具体过程就不在这里一一阐述了。结果是,根据咨询团队的建议,企业重新启动招聘和选拔,并配合团队建设的项目,新的营销总监到位后,通过准确定位、团队补位,很快就做出了业绩。
在T+系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长板,虽“相马”却不选千里马,而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通过定位补位,每个人认知自己的长板和短板,在自己的短板上主动寻求他人来补。只有这样,人才才会发挥作用,不然,即使是千里马,放错了地方也是一匹“劣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