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未来儿子关于我的回忆(1)

(2012-10-21 23:32:22)
标签:

情感

生活

分类: 亲情无价

  

礼拜六的下午,我从金门驱车回厦,金门大桥桥头的加油站,排起了一条长长的车队,我的车子在最后。百无聊赖摇下车窗,看着不远处的公园里,有人在放风筝,大人在草地上或躺或坐,小孩们在公园里嬉闹追逐。有几个中学生围坐在草地上,他们之中只有一个女生,于是剩余的男孩们便在一种不自知的求偶竞争动物本能下,既友爱又互揭疮疤地,抢着逗那女孩开心,女孩不时的捂嘴大笑。一位父亲牵着一个小男孩的手在散步,男孩突然将父亲的手甩掉,那位父亲又将他的手牵起,男孩又用力甩掉,如此重复再三,我以为他在和父亲玩游戏,但最后一次那位父亲将他的手紧紧抓起,看着他大声的说:“再甩一次看看。”男孩仍然笑嘻嘻地一把甩了,下一个瞬间,父亲就不见了。只有男孩独自一人孤单的站在画面里,茫然的四处张望,其实父亲躲在下一个转角的砖墙后偷看他的反应。

    我忍不住笑了,我突然就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已经很久没有想起我的父亲了。

 

很多、很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光,有一个画面:父亲会在台风过后,棕榈树歪歪扭扭的阴霾秋日午后,带着我,穿过那些低矮屋檐人家的窄巷弄,经过一座铁丝高网围绕的变电所,穿过一片拖鞋会深陷松土的灌木丛,爬上几块被台风冲刷的平滑而极净的大石头。那时,蔡尖尾山早已铺好了光怪陆离的登山石阶和亭台,可父亲从不带我走那条好走的石阶,而每每带我从砖土混杂,隙缝间布满芒草、蕨丛、牵牛,且有附近住民搭的丝瓜棚架、种的木瓜树的泥泞的小路上山。父亲带着我,我静默地跟在他身后,他时而回过头来督促我快走别磨蹭,时而自己在路边拾起一块小石头用力扔向山谷,就这样走走停停,一直到山顶。那段路在记忆里像一幅超现实之画,如此空荒、孤寂又脉脉温情,我父亲会站在某处(或一块巨石、或一株不知道名字的杂树旁),掏出一根烟点上。我则在一旁匍匐于地,看小水洼中的蝌蚪和翻着白肚的小鱼尸,我总以为父亲会对我说些什么,但他什么也没说。。。。。。

 

父亲有一个很西化的习惯,就是每晚睡前要亲吻我的额头跟我道晚安,一直到我高中后跟他抗议,拒绝并讥笑他如此形式主义的爱后,他才作罢。后来我结婚有了孩子后,看见妻子每晚也如我父亲般跟孩子亲吻道晚安,我突然明白,父亲其实一直想要弥补我缺失的那份母爱。而远在新西兰的母亲,每年回国除了一次次窒息的拥抱并带我买这买那外,我真的没感觉母爱和父爱区别在哪。我曾无数次追问他们分开的原因,父亲和母亲的答案从来都不同,但有一点他们一直反复的强调,就是对我的爱不会变。我有时也讽刺他们没有完成父母的任务,没有给我足够的依靠,只顾追求自己的幸福。父亲说,父母的任务,不是让孩子来依靠的,父母的任务,是让这种依靠变得没有必要。当时,我倔强的批评这是他不负责任的借口,而现在想来,却觉得他们这样的方式或许是对的。

 

父亲是极爱美的,特别对服装很是讲究,六、七十的年纪了还常常偷穿我的衣服,要知道他比我大了整整45岁,福州的光头叔叔每次见他都要骂他老妖精,而父亲也总是嘲笑光头叔叔的灯泡脑袋,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嘴的斗个不停,我不胜其烦,清婶婶却说他们在一起是一对老小孩,从小斗到老,但感情很深,连吴同哥哥也这么说。有一次,我在国外出差,父亲急性肠炎住院,光头叔叔立马从福州赶到厦门照顾了几天,据说,那几天,不知道是父亲体弱无力,还是光头叔叔于心不忍,他们倒是相安无事。只是,我回来接父亲出院那天,远远就听到病房里传来他们斗嘴的声音。

 

还有一件跟服装有关的事。是我结婚的大喜日子,母亲从国外为父亲带来一件红色西装希望他在我们婚礼的那天穿,父亲试穿的时候,还真是好看,连皮特叔叔也夸他玉树临风。可是,他怎么也不肯同意在我结婚的那天穿,无论我们怎么威逼利诱溢美浮夸,他都坚持不穿。母亲生气了,以为嫌弃是她买的缘故,当场落下泪来,父亲被逼无奈才道出真相。原来,在父亲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做伴郎的经历,那是他第一次做伴郎,很兴奋,特意上街挑了一件红色的西装,喜滋滋的穿在身上就去赴朋友的婚礼,结果,那天新郎穿的是一件灰色的西服,而父亲一身红装站在旁边,许多来宾都以为父亲才是新郎,纷纷向他道贺,把真正的新郎冷落了,回来后父亲上吐下泻,吃药也不见好,整整拉了一周的肚子,奶奶说,这是因为冒犯了新郎神的缘故。

 

。。。。。。

 

哔哔哔。。哔哔。。。”耳边突然喇叭声大作,一下子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前面加油的车早就走了,好几部车被我堵在了后面不耐烦的对我鸣笛抗议,我赶紧踩下油门向前驶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