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建怀:陆游的“长寿经”
标签:
文化晏建怀陆游的“长寿经”今晚报杂谈 |
分类: 自由典藏 |
|
|||
|
陆游仕宦一生,却屡受排挤,加上兵荒马乱,生活十分艰苦。然而,陆游一辈子身体健康,精神抖擞,即便迟暮之年,依然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手不颤。他生于1125年,逝于1210年,终年86岁。如此高寿,陆游有什么养生秘诀呢?或者说,陆游有什么“长寿经”呢?概而言之,如下几条: 一是适当劳动。陆游一介书生,有时也做做家务,如扫地,其《冬日斋中即事》诗云:“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去,延年直差易。”与其费时按摩与导引,不如去扫地,一举两得。他还参加一些其他体力劳动,如养鸡、种菜、浇水以及农事等,他诗中“天遣为农老故乡,山园三亩镜湖傍”“行年七十尚携锄”“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等句,都是参与农事的写照。
二是散步爬山。散步是陆游每日的功课,《晚步湖堤》诗云:“ 三是好素食,喜冲淡。陆游饮食以青蔬为主,素多肉少,力求清淡,不喜欢浓重口味。《杂感》诗云:“肉食养老人,古虽有是说。修身以待终,何至陷饕餮。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岂役七尺躯,事此肤寸舌。”《庭草》诗云:“百草荣悴则有时,人于养生当自知。金丹九转傥未办,简敛冲默真吾师。”青蔬养身,淡泊养心。 四是爱好读书。他在《书巢记》一文中说:“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无论饮食起居,抑或痛苦忧愤,未尝一刻离书。常居“书巢”,如沐春风,精神上一定是极佳的。 五是家庭和睦。他珍惜与家人共处的时光,《白发》句云:“自怜未废诗中业,父子蓬窗共一灯。”对家人很眷恋,《离家示妻子》句云:“明日当北征,竟夕起复眠。”他很重视子女的教育,《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其三》曰:“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儿子做学问要身体力行,久久为功。 六是豁达乐观。陆游子女多,负担重,收入少,还经常被免官,入不敷出几乎是常态,有时甚至断炊,但他不以为忧。《炊米不继戏作》云:“敢羡晨兴费万钱,口边纵理信前缘。高年虽获殿诸老,一饱常如登九天。架上有书吾已矣,甑中无饭亦陶然。蓬门一闭还旬日,实怕闲人搅昼眠。”《幽事绝句六首·其三》云:“昨日风掀屋,今朝雨坏墙,虽知炊米尽,不废野歌长。”哪怕狂风掀掉了屋顶,大雨淋坏了屋墙,家里揭不开锅,也要吟诗唱歌,何其豁达乐观。 其实,陆游长寿虽然与上述原因有关,但归纳起来只有一条,那就是热爱生活。一个人,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才能光鲜不傲,宠辱不惊,而这样的人,想不长寿都难。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