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志华:谈读书的“三有”

(2025-01-24 18:26:40)
标签:

文化

管志华

谈读书的“三有”

中华读书报

分类: 自由典藏
管志华:谈读书的“三有”

谈读书的“三有”

 
作者:管志华      原载:《 中华读书报 》2025年1月15日第3版

 

  在我看来,好书在于言之有物,文气相属,句断意连,跌宕有致,结构闲雅从容,简练精要,不枝不蔓,无芜辞累句;好文是语到极致是平常,写出自己的感受,有一种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的风度或者叫风格就可。至于做到没做到,只能让读者评判、裁断,在我眼里,读书可养生,读书可交友,一杯清茶,一本书籍,宁神展卷,安然恬怡,这是一种快乐、幸福。

  我现在的读书,常常是读旧书,有时候旧书就像故友一样,更值得我们珍惜。对比当今新潮新书,我总感觉有点过于喧嚣,至少感觉到有点装扮妖艳。对当今流行的网络书、电子版,我退避三舍,即使看了也难以记牢,干脆不看为好。现在实体书店越来越少,但到了实体书店,可以让人安静下来,徜徉其间,乐在其中,越是好的实体书店,越有气场,越有引力,让你流连忘返、恋恋不舍。这个好,并非指豪华,更不是指把书当摆设的那种,实际上是精神世界的纯净、思想乳汁的吸吮,这在网络书店恐怕难有这种感受。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现在进入信息社会,纸质书与电子书的比重在改变,很多人不喜欢看纸质书,电子书大有替代纸质书趋向,但如何去评判纸质书、电子书,我想总还应该有标准。在我看来,无论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必须坚持“三有”。

  有内容。现在的网络媒体铺天盖地,原来纸质书“旧式婆婆”被大行其道、不断涌现的公众号、视频、抖音、快手等融媒体“新潮媳妇”替代,当然,纸质书还有它的强项,纸质出版人也在改革,但沉湎于表层,其改革并没有新内容,或者说是形式大于内容,比如,有些书刊印制非常精美,开本非常奇特,色彩非常华丽,花很多心思,有很高技巧,甚至每一页、每一图都精心设计,但是到底传递了多少有效果、有价值的信息,经不起推敲。所以,很多读者今天看了,明天就丢掉,一点都不感到可惜。现在还有一个奇怪现象,就是标题大于内容。在编辑制作中,出现了一批“标题党”,标题做得非常“道地精致”“引人注目”,但细看内容空空如也,对读书人根本无用。还有一种,可称为文字大于内容,它的文字看上去是“鸡汤式”的,非常煽情,让你看了以后热泪盈眶,看完以后想想,觉得没有讲什么东西。更有一些,纯粹耍贫嘴、玩花样,做表面文章,按上海话讲是“摆噱头”,比如很多网络语言的运用,很聪明,有智慧,但从接受角度看,不是真正有内容,它的价值非常有限。对此,人们就可明白为什么在清理书刊、网文时,一大批书刊、网文被直接丢掉、删除,毫不留情,决不可惜,正是没有内容。

  有格调。纸质书、电子书要有格调,就是能保持定力,不庸俗、不低俗、不世俗,不能被金钱牵着鼻子走,被权力歪着身子走。世俗社会有很多低层次的需求、形而下的需求,如果我们办纸质、电子媒体的时候,有意识地去迎合这样的需要,那么越办下去就越往下走,所以我们倡导纸质、电子媒体永远要比读者跨前半步,不能多,跨得太远的话,读者跟不上,受众根本不睬你,但是如果在读者后面,对读者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要跨前半步,做纸质、电子媒体一定要有这种意识,因为作为“社会良知”的媒介,是一个引导民众前进、社会进步的媒介,这就是一种标准,不能被世俗、金钱、权力所支配、摆布,这方面要有自己的定位、自己的格调,这个格调绝对不能降低标准,而且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必须要有勇气,有毅力,不怕得罪人,敢于挑战,实际上是体现了纸质、电子媒体的定位、风度、格调。

  有气场。人有时候常会感到有气场,有的人到一个场合往那儿一坐,什么话都没说,但是大家感到他把全场镇住了,这就是一种气场。一个社会,一个媒介,也是有气场的,这个气场来自守正创新,坚持不懈,长年积累。文化总是会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是要规范,一方面存在着混乱,在这种博弈当中,有的纸质、电子媒体代表着一种规范的正能量,尽管很小很弱,但久而久之,让人认可,由此扩大影响,产生气场,别看它开始弱小、微不足道,但经过大浪淘沙、时间磨砺,开始弱小的纸质、电子平台逐步壮大起来,可谓秤砣虽小压千斤,在社会上发挥出积极贡献,产生极大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