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征:朱光潜重“精读”

标签:
文化王宗征朱光潜重“精读”今晚报杂谈 |
分类: 自由典藏 |

|
|||
朱光潜(1897—1986)一生与读书、教书、译书、著书相守,是一位学贯中西、通览古今的博学大家。对读书,他主张宜精不要粗。“精读”成为他读书治学的执着追求。 朱光潜认为,读书做学问如同打仗,须“攻坚挫锐,占据要塞”,不可目标过多,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了。为此,朱光潜强调,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读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他指出:“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耻辱。少读如果彻底,必须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对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读书行为,朱光潜很反感。他说:“世间许多人读书只是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朱光潜认为,“读书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围绕科目或问题精读、细读和深读。如以科目为中心,则要精读那一科的要籍,一部一部地从头到尾读,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做进一步高深研究的准备;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朱光潜的“精读”理念,蕴含着务实求真的读书精神,也体现了他严谨的治学作风,给人以深刻启发,值得学习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