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频:鉴诫

标签:
教育安频鉴诫今晚报杂谈 |
分类: 自由典藏 |

|
|||
几千年来,古人一直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流传下来的有《二十四史》等。历史有很多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鉴诫,即可作为教训、使人警惕的意思。 国有国史、县有县志,家族或家庭也有家训。江南钱氏家族代有人才,与一千多年前吴越国国王钱镠留下的精神遗产《钱氏家训》有关。他在这篇文章里根据儒家道德,对后世子孙的为人处世、持家治业做了概括性的教导,并指出有些事是不能做的,需要引以为戒。 在钱镠之前,很多人也懂得谨小慎微才能保全家业的道理。譬如东汉初期的樊宏,是光武帝的舅舅,天性温厚、守法度,“三世共同生活,子孙朝夕礼敬”。樊宏知道外戚是很特殊的群体,倘使张狂,很快就会覆灭,于是常告诫儿子:“过去很多外戚家族骄奢淫逸、贪赃枉法,没有不垮台的。荣耀、权势,谁不喜欢?但要知道老天厌恶盈满的家族而常常护佑谦卑的家族。小心翼翼,保身全己,不是聪明人才干的事吗?”宗族感其教化,未尝犯法。他安分守己、甘于平淡,是历朝历代外戚家族中得到善终的典型之一。 湖南人曾国藩很注意总结治家、为官的经验教训,他的那些“思维火花”大多保留在给家人的书信里。他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信中说,“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因此愿和弟弟共同鉴诫。曾国荃随兄征讨太平军,积累军功,先后任山西、湖北、陕西等地巡抚,晚年任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他始终践行勤俭勤劳、修身律己、以德求官、以忠谋政,以其行为给子孙树立了榜样。 曾国藩家族能长盛不衰,其秘诀就在于曾国藩读通了家族盛衰的历史奥秘。他多次在给家人的书信中说:“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他认为,决定家族成败的是子孙们的品德高低、胸怀大小,倘使执着于事功层面的成功,容易被欲望所引诱,坏了心术。一旦心术不正,家族就完了。因此其家族长期保持着严谨的家风,代代出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