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立立:坦然面对生活波折

标签:
情感谷立立坦然面对生活波折今晚报杂谈 |
分类: 自由典藏 |

|
|||
倘若套用短篇小说集《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来描述雷蒙德·卡佛的一生,似乎谁都可以毫不费劲地构思出一篇名为《当我们谈论卡佛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文章。但事实上,这样的写作并不轻松。因为除了困窘的人生,卡佛并没有为我们提供更多想象的空间。因此,哪怕是到了今天,我们仍然很难将这个粗壮的男人与举止文雅的作家划上等号。然而,一切终究还是发生了。至少,卡佛的成名,实实在在地印证出一个浅显的道理:生活永远是写作最好的老师。 “一文不名”是卡佛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也是他前半生的真实写照:酗酒的父亲、没有爱的童年、过早的婚姻、家庭的负累、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众所周知,艺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但这句话并不能用来形容卡佛。他的写作从来没有超越生活的意图。相反,他总是试图与不堪的过往保持同步。这意味着,不管生活给了他什么,他都会照单全收,一滴不漏地写成小说。这样的小说有一种置身事外的冷静。而卡佛自己,则更像是一不留神走进了底层人家,偏偏又对这里的一切了如指掌。 于是,就算是谈论爱情,卡佛也不会轻易离开他熟悉的场景。因为正是在日常的苦水中浸泡太久,他才会忘了爱情该有的甜蜜。毕竟,生活从来没有教会他如何去掩饰、去回避那些他早已习以为常的伤害。比如在《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的开头,一个落寞的中年男人在自家的院子里卖旧家具。“床垫被扒了下来,带有条纹图案的床单放在梳妆橱上摆着的两个枕头边。除此之外,其他东西与在卧室时的摆放一模一样——他那边的床头柜和台灯,她那边的床头柜和台灯”。 尽管卡佛没有动用多余的话语,过多地交代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我们还是能够从他的沉默中看到一丝反讽:她已经离他而去了,摆在门口的旧家具却还要勉强维系着过去的样子,“与在卧室时的摆放一模一样”。或许,这就是卡佛早已习惯了的生活状态。他并不需要像出身优裕的作家那样,挖空心思杜撰底层人生的诸多细节。一切就摆在他的面前,只要转过身,将房间里的物件逐个拿来,细细端详,令人信服的故事就会接二连三地冒出来。 同样的一幕出现在《取景框》里。故事中,一个失去双手的男人向叙述者“我”兜售照片。问题是,他怎样才能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来看看卡佛的说法。“我知道他怎样拿住相机。那是一台旧的宝丽来,很大,黑色的。他把它绑在皮带上,把皮带从肩上绕到背后再绕回来,就这样把相机固定在胸前。他会站在你房前的人行道上,从取景框里找到你的房子,用他的一只钩子按一下按钮,你的照片就会蹦出来”。
寥寥数句,几乎是不动声色地勾勒出这个男人的窘迫。显然,他与卡佛一样,正在经历着生活的压榨。好在,卡佛并不愿意迎合我们对底层人生近乎好奇的趣味。他的讲述一如既往,不带有丝毫波澜。毕竟,诸如此类的人物实在并不新鲜。身为他们的同类,卡佛并不需要太过惊讶,更用不着深思熟虑。既然生活早就为他安排好一切,留给他的不过是坦然地面对,安静地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