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西: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回响”

(2023-08-23 00:16:44)
标签:

文学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东西

现实生活的“回响”

人民日报

分类: 自由典藏
东西: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回响”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回响”


作者:东 西 原载:《人民日报》2023年8月22日第20版


  6年前,我带着一种放松的心态进入《回响》的创作,但写着写着,突然发现很难完成任务。事实证明,我太轻视这个题材了,以为仅凭自己30多年的写作经验,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

  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态度,并时刻问自己:“你写的作品有意思吗?和别的作品重复吗?拜托,别只讲故事,能不能来点新意?”这些追问一度是我写作前的必备思考,但随着之前几部作品的顺利出版,我有点遗忘它们了。现在遇到写作难题,才突然像想起老朋友似的想起它们。

  一直以来,我都在写热气腾腾的现实,写那些触手可及的日常,意在把时代生活的细节通过小说的方式折射出来,为读者提供生动的参考。《回响》写的也是当下生活,是正在发生或者说是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的故事。作品通过一桩案件带出身为警察的主人公的责任感以及她对情感生活的深度思索,在案件侦破过程中主人公一步步重拾信任与爱。

  既然要写破案,那就要有推理知识,但这方面的知识我相对缺乏。为此,我到公安机关采访刑警,了解他们的工作与生活,还认真阅读推理相关的图书。既然要写心理,那就需要心理学知识,于是我向心理咨询师请教,系统阅读心理学著作。补课虽然花掉了我10个多月的时间,却给了我开足马力继续写下去的底气。

  如何才能写出新意?我之前接连出版了三部对现实题材展开“正面强攻”的长篇小说,这次我想向内写,重点写人物的内心。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信息的高密度传播,我们的心灵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敏锐,小说创作理应及时跟上。《回响》就是向人物的内心深处挺进。我将推理小说的形式嫁接进来,结构上采用双线叙事:奇数章独写案件,偶数章专写情感,最后一章两线合并。两条线上的人物都内心翻涌,相互交织形成“回响”。一路写下来,我找到了有意思的对应关系:现实与回声、案件与情感、行为与心灵、罪与罚、疚与爱,等等。通过多重投射,小说呈现出人物内心与现实世界的丰富样貌,为读者提供观察世道人心的文学视角。

  每次写作于我自身都有所提升,这次也不例外。在写作的过程中,人物内心渐渐打开,我的内心也渐渐开阔。《回响》后来被改编成同名影视作品,由我担纲编剧。剧本创作和小说创作不同,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逻辑的把握、情节细节的推敲等方面也有许多相通之处。这次剧本创作的经历,为我后续的小说写作打开了新的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