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菁:在循光前行的时候

(2023-05-17 22:11:44)
标签:

文化

张菁

在循光前行的时候

青年报

分类: 自由点击
张菁:在循光前行的时候


在循光前行的时候

  


作者:张  菁  原载:《青年报》2023年5月14日第A8版

 


今年五一假期的关键词是“邵丽”。写邵丽的人,看邵丽的文。朋友打电话约音乐会,是我最喜欢的弦乐,想想还是婉拒了,就过个沉浸式的假期吧。

认识邵丽的时候,她已是浩荡文学豫军中的佼佼者。在心里,邵丽像个传奇。她身上同时具备着侠气豪气和稚气,自成气场。连我这样不习惯叫人哥和姐的人,见到她,都觉得除了丽姐,找不到更贴心的称呼。

《青年文学》某次在陕西举办活动,当地组织者拉着一群人走东看西,想把所有的特色在一天里让大家看全。对邵丽而言,前一天高铁延误的折腾还没休息好,就这样左转右走,我心里不安,看看她,全无不耐,反倒是一路张罗照顾着大家。那次活动出发前,邵丽突然得知要参加省里的重要会议。会议要求严,她必须出席。时间的冲突让我忐忑焦灼,邵丽在电话那头给我定心,你放心吧,姐答应的事,就一定办到。

最近的一次出差,我颈椎突然疼痛,以膏药应急。邵丽听到直接说,我有药,没有副作用,放心吃。入夜,以为她已忘记,没想到电话响起,看表发现已经十二点半。她细致告诉我两种药的剂量,说这药是疫情期间,她的颈椎疼得厉害,又去不了医院,医院的院长告诉她的。之后,想起邵丽在那段时间写下的《天台上的父亲》《黄河故事》《金枝》,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看到的美好,源于她在后面付出的辛劳。这些辛苦,她很少示人。

丽姐目测有170,挺拔瘦削。参加活动,人群中寻她毫不费力,搜索白色着装高挑的人,百分之八十能找到她。有人把白色穿得清寂,有人把白色穿得冷冽,丽姐白色毛衫、白色西装,在或隆重或正式的场合,穿出了昂扬蓬勃。此次郁达夫小说奖,邵丽是中篇小说首奖获得者,领奖前看到她一袭白色套装,修身的西装尽显身材比例,每个人都为之一振。在她看来,着装的正式是对主办方的尊重。

这次去杭州出差没带便携的挂烫机,打电话给前台,前台回复只有一个,已经被借走了。追问是谁,回复“邵丽”,不由得乐了。嗯,应该想到,她是有这讲究的人。刚到的那晚,邵丽、小花、三三和我,四个人挨坐在一起,不同的年龄,相似的明朗。嬉笑间宵夜,刚坐下,她先要求上一盆面条,宵夜时的面食,换作年轻人恐怕也要斟酌一下。邵丽没丝毫踟蹰,面条上来就吃,“要不是为了吃别的,我能吃下这一盆”。她不刻意建立为美而委屈自己的人设,而且可以把自己照顾得很好。看《金枝》的时候,里面热腾腾的场景常搅得人味蕾活跃,“穗子能在一张大案板上,把面擀成一个薄而均匀的大圆,用擀面杖挑起来看,对面能照见人影儿来才行。不宽不窄地切了,整齐码放在锅盖上,分明就是一锅盖润白的玉。”面条的做法看得人心里热络熨帖。我不由地想,若是突然拽过一袋面放在她面前,几十分钟后,她能端过一碗让你吃下后就会惦记的汤面。

邵丽愿意强调自己是黄河儿女,试着把她放在其他地点,还真觉得不那么妥帖。黄河萧萧配得起她的深情。她曾在人口百万的县里挂职副县长,把自己放进那粗粝的生活里,放下清新小调,感受斑驳热辣的烟火。《金枝》里,每个人都铆着一股劲儿,奔了命似的,豁出去地活。时代的变迁,城乡的差异,人情的冷暖,那片土地上埋着根连着脉贯着血的通道,供养着每个人面对艰难的勇气。拴妮子串起家族亲人间的联系,若不是她,城乡的差别,年龄的差异,经历的不同,太多元素可以拽断两边家庭的连接。拴妮子有多能“争”,就有多能忍,在父亲的家里,她要争女儿在父亲那里的位置,忍下同父异母姐妹的不屑嫌弃。她身后有家,她会“为了你们几个能读个功名,别说要钱,要饭我都去!我现在没脸,等你们出息了,把脸给你娘再找回来,就是孝敬你爹娘了!”拴妮子大大咧咧像有个保护套,大伯周庆凡的爱是保护,和父亲周启明的血缘是保护,在田野中自由生长的韧性是保护,这些保护包裹下的伤不到的心,让情绪如一,生活继续。再想,这何尝不是邵丽的相信。她对生命的热爱,因为它充满律动,她对情感的相信,人和人的内心终究能连通。

邵丽和中原大地相契相连,大平原上旺盛的生命力,黄河人的朴实果敢,让邵丽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不确定。她的内心又像有个小女孩。没想清楚的时候不说话,不遮掩情绪也不假装若无其事。见面时她说起终于想明白了某次为何不高兴,那次她一餐饭坐在那里,板着的脸上就写着三个字:不乐意。默默一算,她赌气坐在那儿的场景,已经是六年前。

我在看邵丽时,常有恍惚感,她的阅历撑起她的骄傲,把身边人暖得热烘烘。在这份成长的履历里,她的天真她的热情她的善良,那些源自最初的美好,依然可以在她的身上看到。她没有把自己活成一个壳,越来越坚硬。而是让生活姹紫嫣红,在循光前行的时候,自己,也活成了一道光,长成了一棵树。


张 菁:评论家,《青年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