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乔凯凯:“愚笨”换来诺贝尔奖

(2023-01-26 23:22:21)
标签:

文化

乔凯凯

“愚笨”换来诺贝尔奖

今晚报

分类: 自由点击
乔凯凯:“愚笨”换来诺贝尔奖



“愚笨”换来诺贝尔奖



作者:乔凯凯    来源:《今晚报》2023年1月24日第8版

http://epaper.jwb.com.cn/jwb/resfile/2023-01-24/08/7541327_zpws_1673442225102_b.jpg

  

       他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甚至有些愚笨,连他自己也承认:“如果不是父母富有,我很可能根本进不了剑桥大学。”

  在大学期间,他的表现依然很一般,连一次奖学金都没有拿过。

  25岁博士毕业后,他在找工作中四处碰壁,由于实在没有什么特长,他甚至在自荐信里写道:我不缺钱,可以不拿工资。

  幸运的是,最后他在母校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谋得一席之位,开始进行科研工作。

  很多人都不看好他,他自己也没有什么野心,只是埋头研究手上的课题,给胰岛素测序。

  12年后,他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胰岛素结构。从此,人类认识蛋白质,认识生命的大门被打开,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理论基础也正是他的研究。

  1958年,他凭借着这项研究摘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随后,他将课题转向了DNA测序。又用了20年的时间,他开发出了一套高效的DNA测序方法——“双脱氧链终止法”,也被称为“桑格法”。它将测序的效率直接提升了数百倍,也成为后来著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技术基础。

  1980年,他借此再次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是的,他就是著名的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

  有人曾问桑格靠什么获得了诺贝尔奖,他诚恳地回答:“我很愚笨,但对于科学家来说,行动就是做实验。”

  事实上,桑格也是这样做的。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桑格一直在重复看起来枯燥无味的实验:拼接、测试、重来,再拼接、再测试、再重来……直到最后取得成功。

  当然,桑格说自己“愚笨”只是谦虚,但不可否认的是,桑格的成就靠的是长年累月的埋头苦干,而不是所谓的“天资聪颖”。

  事实上,很多事情都不需要天资聪颖,我们只需要具备常人之资,然后加上日复一日的努力和坚持就足够了。

                                                                                                                           (摘自《晚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