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庆生:学术会议不能唯“头衔”讲“排潮

(2022-09-18 14:00:00)
标签:

文化

刘庆生

学术会议不能

唯“头衔”讲“排场”

文摘报

分类: 自由点击
刘庆生:学术会议不能唯“头衔”讲“排潮



学术会议不能唯“头衔”讲“排场”


作者:刘庆生  来源:《文摘报》2022年8月10日第7版

  

    作为学术共同体成员交流科学思想和成果、结识同行、“切磋技艺”的重要场所,学术会议本该是相对纯洁且没有功利色彩的学术活动。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国内某些单位主办的学术会议似乎“作秀”的味道越来越浓了——这些主办单位并不在意学术会议展示成果水平这个基本功能,而是刻意利用这个机会展示他们的人脉关系,营造“小圈子”。

  在笔者看来,目前国内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种不良习俗——看一个学术会议水平,主要看出席会议的头面人物的学术头衔和行政头衔,这是典型的“讲排场”。这类会议主办单位不去认真调研那些目前在学术一线成果突出,但可能尚未获得重要学术称号的学者,并真诚邀请他们出席会议作特邀报告,也不太关注会议报告者能给大家提供多少成果信息,而是依赖一些早已脱离学术一线的“大牛”或高级别行政领导装门面。这属于学术会议的行政化特色,让非学术色彩充斥学术会议,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科学技术的良性发展。

  某些学者长期担任高校领导,已不太可能处在科研一线,繁重的行政工作使他们欲罢不能。为何不能让这些领导团队中真正做出贡献的中青年学者报告团队成果?笔者相信,那些渴望从学术会议上获得收获的学者,尤其是广大务实的青年学者一定希望从这些研究人员的报告中汲取营养。然而这样做,某些会议的主办方恐怕会不乐意,因为在他们心中,头面人物的出席已经成为了会议“档次”“规格”的主要依据。长此以往,这种风气将极大挫伤真学者出席学术会议的积极性。

  从根本上讲,学术会议只有规模、专业性质的差别。


                                                                                                      (原载《中国科学报》2022.8.2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