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扶庚:司马懿和曹操的缘分

(2022-04-13 12:30:40)
标签:

历史

郭扶庚

司马懿和曹操的缘分

文摘报

分类: 自由点击
郭扶庚:司马懿和曹操的缘分


司马懿和曹操的缘分


作者:郭扶庚  来源:《文摘报》2022年3月12日第7版

 

  

  要说司马家族与曹操,还真的很有缘分。

  当年,二十六岁的司马防年纪轻轻就担任了尚书右丞,相当于中央政府副秘书长尚书仆射的助理。其主要工作是替主官分管钱粮方面的事务,本职工作之外也留心替朝廷选拔人才。听说有个孝廉颇为好侠仗义、机敏多谋、喜好打抱不平,就推举他做了洛阳北部尉。这就是曹操从一个虚衔郎官出任的人生第一个正式官职,二十岁的曹操从此正式担任领导职务。

  虽然曹操和司马防都清楚,这其中的奥秘主要还是曹操的家族势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重情重义的曹操仍然对司马防心存敬意,隔三岔五地总要到司马防的府邸附近转转,既尽了自己分内的职责,也遂了内心想要亲近的愿望。

  要知道,刚刚起步的无名小辈多么需要有人关照!如果碰巧司马防在家,他也会进去喝口茶聊上几句。依照司马防沉默寡言的脾气秉性,很多人跟他在一起都感觉拘谨,经常说着说着话题就断了。加上他整天虎着个四方脸,活像个麻将牌中的白板,总让人捉摸不透。但跟曹操这么个脑子灵光、见多识广、话茬儿层出不穷的人对谈,经常是三言两语就让他心花怒放,喜不自胜。所以,一来二去,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竟然也成了忘年之交,每次见到曹操的时候,司马防还都有点小小的兴奋,谈起话来也多了几分亲切和随意。

  多年以后的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当年的曹县尉已经贵为魏国公,而司马防已经垂垂老矣。志得意满的曹操专门派八抬大轿,把司马防请到自己的王城邺城,大排筵宴,昼夜畅谈。曹操几多感慨涌上心头,半是感恩半是炫耀地说:“建公兄,能想到吗?当年一个小小的县尉竟然混到了今天这步光景!”

  曹操还清楚地记得,司马懿出生的时候,自己刚因堂妹夫宋奇被宦官诛杀受到牵连被免去顿丘(今河南省清丰县)令。百无聊赖之下,有时在洛阳四处走动,有时回家乡谯县闲居。那一天,他不由自主地路过司马防府邸的时候,正好碰到司马家的仆人准备出门向亲戚朋友报喜。仆人敲锣,仆人媳妇着竹篮喜滋滋地刚从仪门出来,两口子一抬头就撞见了威风凛凛的曹孟德。

  还没有等曹操开口,仆人就高高兴兴地凑过来说道:“太好啦,曹县令!我们家老爷刚刚添丁进口,正要出门报喜,第一个就遇见了您。按我们河内郡的风俗,我们这位小公子一定随着您长,将来跟您一样。”与此同时,仆人媳妇掀开竹篮上面的蓝花布,拿出一根又粗又长、金黄金黄的大油条,不由分说塞到曹操手中。

  “俺现在可不是啥县令啦!”接过热乎乎、香喷喷的油条,曹操马上明白,司马防家中又有弄璋之喜了。按照河内郡的风俗,如果生的是男孩,报喜的食物是长长的油条;如果生的是女孩,则用扁圆的烧饼。另外,报喜的人出门遇到的第一个人,往往就会成为新生婴儿将来的模范,甚至于走出相似的人生道路。

  曹操成为报喜者遇到的第一人,想着将来会有一个人和自己相似,好像是自己刚刚有了一个亲弟弟,或者是自己刚刚有了一个大胖小子,心中不免生出某种难以名状的喜悦。他大口吃着油条,快步走进院里,去堂屋拜会自己的恩公。

  司马防端着一盆刚刚从地窖里暖出来的牡丹花,脚下生风地从后院来到前庭,还没有在堂屋太师椅上落座,就听到曹操洪亮的声音声震屋瓦,连忙放下花盆,起身到门口迎接。

  “孟德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司马防说道。曹操举着手中的油条,朗声笑道:“恭喜建公兄再添龙鳞!司马先生满门麒麟,世代英才!”

  “孟德天纵英姿,以后必将出将拜相,以后要多多提携犬子啊!”司马防说。听到这里,曹操心里十分受用,哈哈大笑起来,眼睛都高兴成了一条细缝:“司马先生一脸的宜男之相,得多为朝廷生几个栋梁之材!”

  说也凑巧,这曹操和司马懿就是这么有缘。

                                                                                                                                                       

                                 (选自《三国夹缝中的司马懿》 东方出版社 2021年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