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知依:新晋诺奖得主古尔纳作品中文版来了

(2021-11-07 20:13:14)
标签:

文化

张知依

中文版来了

新晋诺奖得主古尔纳

北京青年报

分类: 自由点击
张知依:新晋诺奖得主古尔纳作品中文版来了


新晋诺奖得主古尔纳作品中文版来了

上海译文将出版其10部代表作


作者:北京青年报记者张知依  原载:《北京青年报》2021年11月7日第A7版

  



     阿拉伯裔坦桑尼亚旅英小说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此前,这位“冷门作家”作品仅以一两个短篇的形式与中国读者见面。在诺奖消息公布后,上海译文出版社迅速反应,取得了古尔纳10部作品的中文简体翻译出版权。

    古尔纳于1948年出生在东非海岸附近的桑给巴尔岛,1968年他以学生的身份来到英国,并用英文写作。他不仅是小说家,也是一位文学研究者,曾在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担任英语教授,退休后担任文学杂志《瓦萨非瑞》(Wasafiri)的顾问委员会成员,现居坎特伯雷。2021年,“因为他对殖民主义文学的影响,以及对身处于不同文化夹缝中难民处境毫不妥协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古尔纳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并受到广泛关注。

    11月5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上海译文出版社获悉,上海译文出版社取得古尔纳10部作品的中文简体翻译出版权,包括《离别的记忆》(Memory of Departure 1987)、《朝圣者之路》(Pilgrims Way 1988)、《多蒂》(Dottie 1990)、《天堂》(Paradise 1994)、《赞美沉默》(Admiring Silence 1996)、《海边故事》(By The Sea 2001)、《遗弃》(Desertion 2005)、《最后的礼物》(The Last Gift 2011)、《砾心》(Gravel Heart 2017)、《来世》(Afterlives 2020)(中文书名为暂定)。其中,《天堂》入围1994年布克小说奖,《遗弃》入围2006年联邦作家奖。

    古尔纳十分关注非洲殖民历史,以及非裔在英国的经历和身份认同话题。他笔下的主人公大多因进入新的社会环境,导致了其原有的社会身份与自我认同的破碎。古尔纳的前三部小说《离别的记忆》(1987)、《朝圣者之路》(1988)和《多蒂》(1990)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当代英国移民者的移民经历。《多蒂》以二战后伦敦的一位女子的悲惨遭遇为叙事主体,是古尔纳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第四部小说《天堂》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东非殖民时期为背景,作品颇具奇幻色彩,展示了非洲大地的社会生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