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柒斤:捧杀关羽

标签:
历史赵柒斤捧杀关羽今晚报杂谈 |
分类: 自由点击 |

捧杀关羽 |
作者:赵柒斤 |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关羽占襄阳、攻樊城、水淹七军,威震天下。此时,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并派人到江东,“许割江南以封权”,精明的孙权并没上当,先是“遣使为子索羽女”,关羽却辱骂使者,拒绝和亲,孙权大怒,便命吕蒙夺取荆州,吕蒙惧关羽神勇、名声正隆,无计可施,只好“称疾诣建业”。陆逊前去探望并献计道,(关羽)刚刚立下大功,“意骄志逸”,只顾北往进攻魏国,并没把吴国当回事。他若听到您病重的消息,“必益无备”。眼下出其不意地攻击他,一定能将他擒拿制服。听了陆逊计策后,吕蒙就去拜见孙权,一场“捧杀”关羽的大戏便粉墨登场。
陆逊受命暂代吕蒙职务一到陆口,就给关羽灌迷魂汤,非常谦逊地给关羽写了一封信,信中称急切地希望得到关羽有益教诲,还进一步给关羽戴高帽,于禁等人为您俘获,远近都对您钦佩赞叹,认为将军您的功勋永世长存,即使是当年晋文公出师城濮、淮阴侯谋取赵国,也未能超过将军的功绩。关羽被陆逊一阵吹捧很快就飘飘然找不到北,但很快,关羽便失荆州、走麦城,命丧黄泉。
其实,“捧杀”作为一种智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被人使用,熟读《春秋》的关羽岂能不知?所以,司马光《资治通鉴》开篇讲的就是一则“捧杀”的历史故事,鲁迅先生也一再提醒人们注意“捧杀”,可现实中被“捧杀”的形形色色的人们还是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