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唐代最有影响力的诗
作者:徐晋如
原载:《今晚报》2021年2月11日第8版
唐代全新的诗的体裁是律诗,但真正影响到唐代社会各个阶层的,却是七言绝句。王昌龄因七绝作得好,竟有“诗家天子”之号,而刘长卿五律作得再好,最多只能自许为“五言长城”。
绝句之得名,是因为古人两句为一联,四句为一绝。这也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国古人认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必定包括起承转合,起承转合需要的最小单位就是四句,所以四句大多是一层意思的完结,遂谓之为绝句。五绝即五言短古,而七绝则自七言歌行而来。从六朝到唐初,很多著名的歌行体之作,单拿出结尾四句,都是极佳的七绝。例如王泠然《汴堤柳》末四句:“凉风八月露为霜。日夜孤舟入帝乡。河畔时时闻木落,客中无不泪沾裳。”卢照邻《长安古意》末四句:“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李峤《汾阴行》末四句:“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置于唐人七绝中,皆可称名隽。
七绝在中国所有诗歌体裁中影响最深远、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1994年春,曹文轩先生在东京附近的镰仓游赏,他说“将近黄昏时,我从一座古寺门前经过,往里一瞥,只见一个僧人正在灯下读书。那情景,那神情,是我从未感受过的。我不禁驻足向里张望。也许我惊动了他,使他不能如意地沉浮在某一种境界里,也许天色已晚了,他走出来,很礼貌地将寺庙的大门关上了。那僧人一副清风仙骨的样子,使我双目一亮,心为之一振。离开寺庙时,天色已晚,我竟在路上脱口吟出:‘枫林古寺一老僧,常有清词对孤灯。吟时总将山门闭,不让俗人听一声。’”(《重说文白之争》)
曹先生由此悟到,唐人的诗根本不是作出来的,而且自然地吟唱出来的。此论对唐人七绝尤其适用。胡应麟说:“梁、陈以降,作者坌然。第(但是之意)四句之中,二韵互叶,转换既迫,音调未舒。至唐诸子,一变而律吕铿锵,句格稳顺,语半于近体,而意味深长过之;节促于歌行,而咏叹悠永倍之,遂为百代不易之体。”(《诗薮》内编卷六)意味深长、咏叹悠永是七绝内容之所长,而其能风行一代,根本上还是靠的律吕铿锵,句格稳顺。清初诗人王士禛一语道破:“考之开元、天宝已来,宫掖所传,梨园弟子所歌,旗亭所唱,边将所进,率当时名士所为绝句尔。故王之焕‘黄河远上’,王昌龄‘昭阳日影’之句,至今艳称之。而右丞‘渭城朝雨’,流传尤众,好事者至谱为《阳关三叠》。他如刘禹锡、张祜诸篇,尤难指数。由是言之,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即唐三百年之乐府也。”(《唐人万首绝句选序》)用今天的话说,七绝就是唐朝人的流行歌曲。说七绝是唐代最有影响力的诗,应该是可以成立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