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读书人的境界

标签:
文化晨曦读书人的境界今晚报杂谈 |
分类: 自由点击 |

|
|||
明代学者胡九韶,一生的全部内容就是耕种和读书。他收入微薄,生活仅处于温饱状态,然而他却非常知足,每天都要感谢上天恩赐的福气。妻子纳闷,咱家也就只能吃饱肚子,没见老天赐予啥福气呀?胡九韶却说,当然有福气:其一,我们生在太平时代,没有战乱;其二,全家温饱没有问题,也没有人生病;其三,没有家人作奸犯科入狱服刑,这不是福气吗? 胡九韶之所以会如此知足,我以为与他的老师,明代著名理学大师吴与弼的言传身教大有关系。吴与弼出身书香门第,他学识渊博著述等身。在“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时代,他却始终不愿参加科举入仕做官,而是一生专心读书、著述,教书育人。各级官员一次次地举荐他当官,而吴与弼则是一次次地婉言谢绝,最终也没有做官。 胡九韶评价吴与弼:“惟先生遇患难仍能学习、进益,别的人则不免意志颓唐而懒怠下去。”其实,胡九韶才是最能理解老师的人。他们同样不慕名利,安贫乐道,其他人之所以无法在“患难中进益”,是因为与这师徒二人读书的目的不同。 吴、胡这一对师徒不要说是在当时,就是在今天看,也颇为另类。与很多人不同,他们读书的目的没有丝毫的功利,他们读书的动机就是纯粹的喜欢;所以无论生活状态如何,他们都能坚持读书,并能读通、读透,逐渐融汇为自己的思想。在他们看来,读书并不是为了换取物质上的满足,而是为了头脑的充实和精神上的富足。我以为这才是读书人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