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中禾:东汉名士的气节

(2019-07-23 13:05:01)
标签:

文化

田中禾

东汉名士的气节

今晚报

杂谈

分类: 自由典藏
田中禾:东汉名士的气节


东汉名士的气节


作者:田中禾   原载:《今晚报
》2019年7月23日第9版

  汉末,陈蕃犯颜直谏,不避个人利害,对皇上不合理的决定公然违抗,不为桓帝备案诏书。李膺在皇上大赦后坚持处决倚仗权势杀人的权贵之子。李膺等党人下狱后,受三木酷刑不改其辞,审问他们的宦官为之感动。度辽将军皇甫规以没能名列党人为耻,上书要求连坐。窦武密谋剿灭宦官,事泄被杀,参与密谋的议郎巴肃没被揭发、暴露,自己到县衙投案,说“有谋不敢隐,有罪不逃刑”。县官要解印与他一起逃亡,他坚持赴死(这位小小议郎的行为颇有苏格拉底的气概)。

  陈蕃被害后,他的友人朱震为其收尸,把他的儿子陈逸隐藏起来,全家受尽酷刑,不肯说出陈逸下落。窦武的家臣胡腾把窦武的孙子冒认为自己儿子,藏匿保护,使其幸免于难(这两宗事例又像赵氏孤儿故事重演)。

  汝南督邮吴导奉诏逮捕范滂,到了范滂家乡,他不去抓人,趴在驿馆床上大哭。范滂听说后,主动到县衙投案。县令要解印跟他一起逃跑,范滂坚辞不允,他说:“我死了祸事就结束了,怎能牵连你呢?”范滂与母亲诀别,范母对他说:“儿今日能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可见当时人们把名望看得高于生命。

  当代一些历史著作把“党锢之祸”看做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有意无意忽略了党人的正义性。东汉名士展示的文人气节、担当精神,对传统文人影响深远,从哲学和文化层面为后世树立了知识分子的人格标尺。后人把他们奉为三君(三位为首名士为“一世之宗”,士族学习的榜样)、八俊(八位“人中英杰”)、八顾(八位“德行引人者”)、八及(“导人追宗者”)、八厨(以财救贤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