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云:守望精神家园

标签:
文化张景云守望精神家园今晚报 |
分类: 自由典藏 |

|
|||
碎片化的信息,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清晨起床打开手机,一碗碗“心灵鸡汤”马上被端到眼前,还没等点赞、回复,一段段问候语,又被“塞”进耳朵里,紧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抖音”“快手”闯进眼帘,令人目不暇接。诚然,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在我们周围架起一条条联系外界的无形高速公路,我们成为大量资讯的占有者;殊不知,在占有海量信息的同时,它也占有了我们的时间,并打乱了我们正常的思维,让头脑中的知识及我们对外界的认知呈“碎片化”——受其影响,人们看待事物很容易以点盖面,片面极端。于是真想扔掉手中的这个劳什子,回到过去那种传统的“慢阅读”时代。
的确,慢阅读可以“养心”。当我们面对窗外喧嚣的世界,即使捂住了耳朵,也捂不住内心的烦乱时,你捧起一本喜欢的书,慢慢地读下去,发现心渐渐平静下来。这时,你随着作者走进书中那片陌生而又新鲜的情景;继而神思恍惚,如同乘舟驶进桃花源 慢阅读可以改变人的性格和气质。古人讲:“三日不读,面目可憎。”读书是在为思想洗涤,为灵魂化妆,可以使人神清气爽,让人充满自信,由外到内悄悄发生变化。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慢阅读,是需要我们把读书的速度降下来,慢慢地咀嚼,细细地消化。在作者为我们搭建的艺术宫殿里,留心每一个细节,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对话。当然,慢阅读不仅仅是指速度,更需要调整阅读的心态,找准方法,像尼采所讲的“缓慢地取得”。在与文章精彩部分产生共鸣的那一刻获得阅读的快感。 慢阅读作为一种读书的方法与能力,不单是专业阅读者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普通的读者也要坚持。在阅读时调整好速度,并有足够的耐心。读书者,应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的价值,做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