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辉:从抓痒到点穴

(2018-10-01 09:30:01)
标签:

文学

朱辉

从抓痒到点穴

青年报

分类: 自由典藏
朱辉:从抓痒到点穴

从抓痒到点穴 


作者:朱   辉   原载:《青年报》2018年9月30日第A5版

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images/2018-09/30/A05/res03_attpic_brief.jpg

   

 朱辉肖像  葛震/绘

 

写作多年,回想起来,年轻时逮到什么写什么,尽力把这个题材、想法、故事写到最好。哪里有感觉了,哪里痒了,就去挠挠,抓上两下。这是一种“向内”的写作,可称为“抓痒”式书写。年轻时身体是不疼的,多的是游走的痒,这种抓痒式的写作,就像造房子,每块砖、每片瓦可能都质量上乘,结实得可以当锣敲,但是,我恐怕确实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是要造房子。造房子需要事先的设计和规划,工程建设领域被猛烈抨击的“边设计边施工”真有点像我中年以前的创作状态。聊以自慰的是,当年的那些作品,作为砖瓦,它们专属于我,风吹雨打后,它们仍堪使用。房子造得慢些也许不全是坏事。

四十岁前后,我一连写了四个长篇。有人说《白驹》抗住了时间的淘洗,《我的表情》也颇有可观。其实,四个长篇关注领域各异,笔法有别,但都注入了心血。它们和此后的一批短篇小说,宣示了我中年后的创作立场,那就是:专注于痛点。

不再年轻的人,荷尔蒙减少,不会也不应再那么快活得没处抓痒的样子,一双视力减退的眼睛反倒具备了更锐利的洞察力。世事急剧变化,人心如鼓,满街的汽车载着企求和欲望在狂奔。写作者所面对的外界,变幻万象,其实也可看做一个生命,一具身体。我专注于身体上的那些痛点,因为我自己其实也在疼。我希望我的小说能准确找到那些要害处,精准下笔。

作家不是医生,他拿的不是手术刀,倒类似于画笔。只是这画笔既要有毛笔的柔软,又要有油画笔的弹性,有时甚至像刮刀。多少年之后我们回头看,我们身处的时代是多么精彩,我们视线中那个奔跑不歇的人体又是多么奇诡。事实上,我们同时也是这具人体上的寄生虫,我们是它上下颠动、左右牵连的五脏六腑,是它狂跳不止的心脏,是它疼痛变形的脚趾,甚至就是那个人本身。

但是我们要跳脱出来,我们要观察。我们要找到往复运动中的关节,找到血管神经的汇聚点,找到穴位。点穴般的写作是我中年写作的故意。小说虽不是疗方,但我们也知道,头痛可能是心脏不好,脚疼很可能是腰出了问题。我不担心坠入盲人摸象。做得好,局部可以代表全体,我多写一点,自然就必然能笼罩整个身体。

福楼拜说:“我们通过裂隙发现深渊。”所谓裂隙,就是距离,是两个个体间的关系。人的一切感受,哪怕是人对物的触觉,归根结底都可以归因于人与人的关系。外界即他人。这样的写作发端于自身,但却是一种“向外”的写作。

对小说来说,不同质的人物关系最为迷人,男人与女人、老人与孩子、城里人与乡下人、领导与下属、文质彬彬的君子与一个粗胚等等,都形成了有趣的碰擦和对峙,这里容得下庖丁之刀。警察与小偷常写常新,显然隐藏着小说的秘密。我也特别关注现代科技对生活的楔入,科技的发展常常直接指向人的欲望,而这欲望往往正是病灶。对科技的关注看似失之时髦,但其实很高效。

我的想法是:继续写,造砖瓦。每一片砖瓦都必须硬实,尽可能经得起敲击,最好能发出金石之音。庶几,我终将建成自己的房子,甚至是塔或者碑。

小说的腰眼

我们听作文课时,都听说过一句话:文章要虎头,豹尾。开头要虎虎有生气,重要;结尾要有力道,切忌虎头蛇尾,也很要紧。学生知道了,开头结尾都重要,那么中间呢?老师说:虎头豹尾猪肚子,别忘了,文章要容量大,肚子要像猪。于是学生笑起来了。开头结尾中间都重要,老师说的是个啥啊,直接说“文章天下事”,块块都重要,不就完了么?

小说其实是个活物。虎就是虎,豹子就豹子,猪就猪了,总之是个活物。不是拼接在一起的“四不像”,不是拼盘肉菜。倒更像是个人,会呼吸有爱憎的人。别忘了,人要紧的地方其实是腰眼。

这腰眼是支撑,是活物之所以为活物的轴心。前仰后合,左右转动,弯腰抬头,靠的都是它。腰不好,你头都抬不起来的。

多年以前我曾编过一本书——《中国历代寓言150篇》。为此,我找到尽可能多的寓言,细读,津津有味。其中有一篇“常山之蛇”,出自《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这条叫率然的蛇,被用来说明兵阵。但一打它中间,则首尾俱至,实在很吓人的。吓人,说明这是要害,是关键。小说的腰眼也很关键。这个腰眼,很可能就是小说中间的变化和转折。

腰眼不见得就要亮出八块腹肌,也可能被衣服挡着,甚至棉衣挡着。但腰眼就是腰眼。

我总认为,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小说是无趣的,哪怕你最后尾巴摆一摆。腰不好,那也就是死尾巴,是死尾巴在动。腰眼决定了小说的力量。就我而言,找不到腰眼我不会动笔。

写出好小说并不容易,但这正是小说家的使命和理想。好小说的诞生需要天赋、努力,甚至还需要机缘,但即使写不出杰作,穷经皓首的阅读和殚精竭虑的写作本身也是愉悦迷人的。

“莫须有”的艺术空间

“莫须有”的出典尽人皆知,是说岳飞的罪名“也许有”,说你有你就有,没有也有。作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拥有构思和驱使的权力,他有时也应该让“莫须有”变为“必须有”。就小说而言,作家需要艺术空间,因为人物要活动,心理要铺陈,作家的身手也要在这个空间里闪展腾挪。我们都见过街头卖艺的兄弟,他双手作拱,大声吆喝:“没钱的捧个人场,有钱的捧个钱场”,咣咣咣咣一通锣鼓。其实一是请观众来,二是让观众退,因为他需要个打把势的空地。连天桥的卖艺人都明白这个理儿。

纳博科夫有许多伟大的作品,我不说《洛丽塔》和《微暗的火》。他是真正的大师,一部不那么红火的小说《黑暗中的笑声》也足可以证明。小说讲述了三十年代的柏林,一个心怀明星梦想的电影院女引座员(玛戈),诱惑了一个有着高雅品位的中产阶级已婚男子(欧比纳斯),然后勾结她的旧情人一步步欺骗、控制男子。男子后来失明,被愚弄后报复,却因为眼瞎,最终死于自己枪下。

这故事够俗吧?简直俗不可耐,一毛钱买八个。但作家可以点石成金。类似的故事反复发生在古今中外,它俗,但是它有典型性。纳博科夫没有放过这个俗故事,他戏仿描摹了金钱和野心驱动的生活。没有技能和底气,他不会去写,也写不好,弄不好要落到地摊文学里去。最令人惊叹的是小说开始后不久,第三章《平静中的不安》,描写了玛戈来欧比纳斯家幽会。这个精明而又野心勃勃的姑娘通过一系列欲迎还羞的撩拨,得到了欧比纳斯的邀请。她说“也许我会吻你”,却故意晚到了二十分钟。这二十分钟很重要,因为欧比纳斯费尽心思才把妻子女儿和女佣打发出门,时间有限却又被缩短,被绷紧了,张力于是形成。等待中的焦灼可想而知。玛戈终于来了,她穿着红色短袖衫,青春逼人。她为什么穿红衣?黑色不诱惑吗?白色薄纱不更撩人么?可是作家指令她穿上了红色。这很重要,很关键。这件红衣,是作家的权力。

先是参观豪宅。玛戈说:“你住得挺阔气”“瞧这地毯!”“这是你女儿的房间吗?”此后是各种诱惑,一个想睡,另一个似乎不肯,但她却主动跑到了卧室,还啪地弹了一下吊带袜。对一个中年男人来说,这很要命。欧比纳斯顶不住了,眼看就要入港,可玛戈还要继续撩,身为一个底层的姑娘,她大概深知轻易送出的拿不到好回报。她蹦起来咯咯笑着跑向过道,使劲带上了门,而且从外面把门锁上了。欧比纳斯喊她开门,骂她小妖精,可他只听见一串远去的脚步声。

欧比纳斯被锁在卧室里了。这个欲火焚身的男人除了拍门,无计可施。房子很大,房间众多,玛戈只是跑出了卧室,未见得跑出了家门。正焦急间,大门的门锁响了,有人进门,是保罗,欧比纳斯的小舅子进来了。他听到了姐夫在拍卧室的门,他诧异地把门打开,偷情的姐夫和小舅子四目相对——尴尬的一幕被作家弄出来了。

更妙的还在后面。是的,红上衣。穿红衣的玛戈去向不明。慌乱中欧比纳斯说,他刚才发觉家里来了贼,他追到卧室,却一不小心被贼锁在里面了。他当然是在撒谎,但这几乎是唯一合理的解释。他阻止保罗报警,却不得不随着保罗巡查各个房间。没有异样,但查到书房时欧比纳斯大惊,他看见沙发后面的地上有一抹红色!红衣的颜色。红衣的一部分。玛戈的藏身处。玛戈出不去了!

欧比纳斯强压惊恐,故作镇定。不久他妻子女儿回来了。日常描写,家庭生活。欧比纳斯心猿意马,如卧针毡。谁知道“小妖精”玛戈会做出什么?她会重新回到卧室,对着床上夫妻来一段调笑吗?谁能预料情节将如何发展?怎么收场?

这一段笔墨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玛戈没有被抓住,但读者被抓住了;玛戈藏起来了,但欧比纳斯内心的天人交战被极充分地暴露呈现了。纳博科夫卓越的才华也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他创设了施展的空间。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一章还没有完,整部小说才刚刚开始。欧比纳斯从床上起来,对妻子说他还要去书房看会儿书。他怀着“噩梦般的惊恐”走到书房——小说没有说他拿了大门钥匙,但我相信此时他的目的就是立即把玛戈放出去——他进入书房,淡淡的灯光下,他看清了,那一抹红色原来是他几天前刚买回来的沙发靠垫。红色的。

“一抹”原来是一块,有形状,正方形。红色。作家创造了一个惊悚,耍够了,才微笑着把它戳破。他用一个道具,创设了一个巨大的艺术空间。这个空间“莫须有”,没有能力你就没有,但大师可以“无中生有”。这个章节,足以令《黑暗中的笑声》成为杰作。如果说巨量的素材是一块趴在地上的大毡子,这个柔软的红靠垫就如一根擎天柱,它撑起来了,巨大的蒙古包出现了。

小说的奥秘迷人而丰饶,它们常常深藏不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