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彭  勇: 李自成兵败的两个原因

(2018-04-18 22:50:36)
标签:

文化

彭勇

李自成兵败的两个原因

文摘报

分类: 自由典藏
彭 <wbr> <wbr>勇: <wbr>李自成兵败的两个原因

李自成兵败的两个原因



作者:彭   勇    原载:《文摘报》2018年4月5日第6版

  公元1644年的甲申之年,先于清军进入北京的李自成看似众望所归,却迅速败亡,在短短100多天里上演了从“势如破竹”到“兵败如山倒”的大逆转,在北京42天后就仓皇撤离,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李自成推翻明朝后,以为天下已归自己所有,对天下大势缺乏清晰的判断。他的第一大错误判断是关外的形势。李自成竟然对山海关外存在多年的清军势力疏于防范,不派遣重兵防守,显然他对关外的形势相当无知。对吴三桂与清军联手之事,大顺军竟浑然不知。

  李自成在北京期间的第二大错误判断是国内的政治形势。在北京,李自成以革命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始终保持农民的革命本色,对包括崇祯帝在内的明朝统治阶级采取严厉的打击和镇压措施。本来明朝官僚大多希望为新朝效命,但大顺政权对他们登记的目的主要是追赃逼饷,对三品以上者不予录用且关押到军营,四品以下录用的少数人也要捐银助饷,此举把明朝官员推到了对立面。大顺军除了要对付清军的穷追猛打,还受到各处地方武装力量的打击与骚扰。

  领导阶层没有能在夺取政权之后及时调整战备策略,对天下大势作出错误的判断,导致革命事业最终失败,值得后人警醒。

 

                                                                                                                                                        (《学习时报》2018.3.26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