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状元”是个多大的官?

(2017-02-18 16:25:34)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转载]“状元”是个多大的官?
《夸官图》

 

 

 

俗话说,“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古时候,考中了“状元”能封个什么官呢?在小说、戏曲里,新科状元摇身一变就是监察御史、八府巡按,有的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但实际上,“状元”的级别比民间传说的要低得多。严格讲起来,“状元”不是一种职务,而是一种学历和职称。考上状元,只能说明你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以清代为例,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入围者称“贡士”,即贡献给皇帝的“士子”。尔后,旋即在紫禁城举行殿试,入围者称“进士”。进士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三者合称“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但只有“一甲进士”在金榜题名后,当场封授官职。一般“状元”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相当于现在的副厅局级干部(过去的行政13级)。“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相当于现在的县处级干部(过去的行政14级)。 

 

 

 

翰林院乃皇帝的秘书班子,级别虽然不高,但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日后升迁的速度快、机会多。加之新科状元享有“走马夸官”、“赴琼林宴”等殊荣,因此“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成了读书人的最高追求。

 

 

科举制度始于唐朝。当时的会试第一名称作“头状”或“状头”,后来才改为“状元”。宋代以后,又逐渐有了“榜眼”、“探花”等称谓。唐朝时,状元仕途的起点更低。唐德宗钦点的状元陈讽仅授了个八品县尉,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局长,是个名副其实的“芝麻官”。其实,历史上最后能做到宰相的,殿试时几乎没有进入一甲的,更甭说头名状元了。

 


按制,新科状元出炉后,要“夸官三日”。届时,吏部、礼部官员捧着圣旨在前面鸣锣开道,状元公身穿红袍、帽插宫花,骑着高头大马,在御街之上缓缓而行,接受万民的羡贺。路上的行人,无论身份品级,遇到夸官队伍,均须就地跪迎(圣旨),山呼万岁。唐人孟郊有首诗叫做《登科后》,将状元夸官的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其诗曰:“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