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为什么人们不喜欢女博士
(2016-06-23 11:22:39)
标签:
转载 |
分类: 自由转载 |
原文地址:为什么人们不喜欢女博士作者:陈毓秀
今天在人人看到这么条状态:
苏清涛Mirror为何女书呆子比男书呆子更容易获得异性的青睐?通常,即便是女书呆子,也未必喜欢男书呆子,但男性,即使自己不学无术,也容易对女书呆子有好感。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个社会对男人有着太多的不切实际的期许,认为男人就该样样精通才是完善的,而女人只要有一两个点很突出,大家便会忍不住向她竖起大拇指—尼玛这不是表面上尊重女性,实则变相地歧视吗?不学无术的男人喜欢女书呆子,一方面说明他自不量力,另一方面,则说明其价值观积极向上;不学无术的女性瞧不上男书呆子,通常则只能说明其价值取向“太主流了”。
他的话描述出了一个社会现象,但是忽略了一点:为什么女博士不讨人喜欢呢?许多人认为是年龄、不愿生孩子、不漂亮,但这都是表象。解释有很多,我简单地说一下我的看法。
我们这个社会是由男性供养女性,来换取性资源。人们为什么尊重知识,是因为知识转化为财富与权力的效率相比其他方式往往更高,延续自己的基因可能因此更大。被称为男书呆子的人,往往是不能有效转换知识为财富的人,从而在性竞争中失败,故而会遭到普通人轻蔑,我们可以看范进的岳父是如何对待他的。而女性缺少这方面的压力,同时女书呆子意味着与她交配后孕育的后代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这样后代传播自己基因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女博士获得资源的能力非常高,甚至高于许多男性,而她又没有供养他人的压力,因此高不成低不就。屌丝即使娶了她,压不住她。而高富帅,又不需要这样高端的配置,普通的本科或者硕士就够了。在挑选配偶当中,高富帅娶普通女性的成本要低于女博士,而获得收益:教育孩子又差不多,所以女博在与其他女性对高富帅的性竞争当中往往失败。而女博因为自己条件太好,看不上屌丝,不想草草结婚。于是这就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再加上读博是需要时间的,这样拖下去女博的生育期又濒临消失。
不过,有些女博士在读博之前就已经结婚了,这虽然可能妨碍读博,因为做饭带小孩是由女性负责的,但不得不说还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我们还要考虑到一点,以相貌来说,漂亮的女博士在未读博前想嫁的话早就嫁出去,只有不漂亮的女人会在成为博士时想嫁却还未能嫁出去。不漂亮的女性在与同等知识水平的漂亮女性性竞争失败,因此他们会考虑选择读博以提高竞争资本。为什么未结婚的女博士往往不漂亮,这是很大的原因。可惜事与愿违,直观的感觉最后却是错误的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有这样的调侃:“你干嘛要那么强,像个superwoman,只有superman才配得上,可是superman根本不需要这样的女人。”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443371顺手发到知乎上,跪求骗赞。
苏清涛Mirror
他的话描述出了一个社会现象,但是忽略了一点:为什么女博士不讨人喜欢呢?许多人认为是年龄、不愿生孩子、不漂亮,但这都是表象。解释有很多,我简单地说一下我的看法。
我们这个社会是由男性供养女性,来换取性资源。人们为什么尊重知识,是因为知识转化为财富与权力的效率相比其他方式往往更高,延续自己的基因可能因此更大。被称为男书呆子的人,往往是不能有效转换知识为财富的人,从而在性竞争中失败,故而会遭到普通人轻蔑,我们可以看范进的岳父是如何对待他的。而女性缺少这方面的压力,同时女书呆子意味着与她交配后孕育的后代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这样后代传播自己基因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女博士获得资源的能力非常高,甚至高于许多男性,而她又没有供养他人的压力,因此高不成低不就。屌丝即使娶了她,压不住她。而高富帅,又不需要这样高端的配置,普通的本科或者硕士就够了。在挑选配偶当中,高富帅娶普通女性的成本要低于女博士,而获得收益:教育孩子又差不多,所以女博在与其他女性对高富帅的性竞争当中往往失败。而女博因为自己条件太好,看不上屌丝,不想草草结婚。于是这就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再加上读博是需要时间的,这样拖下去女博的生育期又濒临消失。
不过,有些女博士在读博之前就已经结婚了,这虽然可能妨碍读博,因为做饭带小孩是由女性负责的,但不得不说还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我们还要考虑到一点,以相貌来说,漂亮的女博士在未读博前想嫁的话早就嫁出去,只有不漂亮的女人会在成为博士时想嫁却还未能嫁出去。不漂亮的女性在与同等知识水平的漂亮女性性竞争失败,因此他们会考虑选择读博以提高竞争资本。为什么未结婚的女博士往往不漂亮,这是很大的原因。可惜事与愿违,直观的感觉最后却是错误的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有这样的调侃:“你干嘛要那么强,像个superwoman,只有superman才配得上,可是superman根本不需要这样的女人。”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443371顺手发到知乎上,跪求骗赞。
后一篇:[转载]语文的本质就是“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