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140+限时征文:写作,一件我坚持了好多年的事

(2016-03-03 18:55:44)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我是没有资格说写作这件事的。一是自己坚持写作二十多年,没写出多少东西,二是自己写出来的是文学作品吗?常这样问自己。我知道,自己写的,不是文学,是自己的热爱,自己不是在写作,是在写自己的喜欢。这些年下来,也没多少值得自己可以骄傲的文字。

  经常有人问我,还在写?一年能挣多少钱?你写一百年,也成不了鲁迅。每听到此,我就有点着急。不是怕别人笑话我,实在是自己不知道该怎样和他辩解。因为热爱文学喜欢写作,我遭遇过许多次这样的诘问。但我知道,敢这样说我的人,都是关心我的人。那自己为何还要这样写来写去?

  因为我有一个理想。就是为从我脑子里蹦出来的奇思妙想,或者人和事物,找到一个存在的理由。既然他们在我眼前如此鲜活生动的出现过,我就应该把他们忠实地写下来。这就是我写来写去的唯一理由。像我,写下的文字变成铅字,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尽管那时稿费不多,但却给我的人生制造出了未曾有过的激情和快乐。那时,条件也不好,邮寄东西也没有现在方便,但写作的激情,真的是十分高涨。常常写到半夜三更,直写到没有墨水了,才肯罢休。

  这么多年的坚持,也发表了不少东西,可总是徘徊在省、市级的刊物上,不像有些人,写一篇小说就名声大振,然后自然而然就进入了创作的正道。我似乎走得很不顺,这可能也跟自己没好好下苦功学习有关。反正写的很吃力。加上生活的压力,有五六年,书都顾不上看,但在内心,总有文学的微光在闪烁。直到二千年后,才又动起了笔。这时的文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文学和青春文学让文学变得十分热闹,那些十、七八,甚至二十多岁的孩子们,竟然因为写作收入过了百万千万,而自己一年下来也不过一万多块钱。于是我开始思考,是否继续在写作的路上狂奔。

  也有几次对热爱的文学痛下过决心,不再订阅任何的文学刊物,不再把钱花在任何和文学有关的事情上,不再写作,但过了一段时日,内心总觉得无聊,对文学仍有着千丝万缕的牵挂。看着电视上那些满口的皇阿玛和格格,还有云来雾去的穿越剧,我的心总是空空荡荡的,不得不坐回到书桌旁,拿起灰尘满面的那些书,寻找自己的乐园。

  写作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没有人能够拿尺子来丈量,也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楚。文学的魅力能持续多久,并不因为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光华恒定,相反,阅读的无限可能性,让文学变得更加充满魅力。当下,人们都在用电脑写作,而一部手写稿,又是多么让人感到惊讶和敬佩。不跟风,不眼红,保持平常心,以自己的眼睛、心灵,体察世道人心,写自己的文,唱自己的调,即使发表不了,也是自己辛苦所得,这就是文学和写作给我的全部意义。

  热爱写作,在文字的丛林世界里感悟真善美,在文学的星空下,放飞自己的梦想,这样的人生,也许没有华厦美衣裳,但心灵的充实与自在,真的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读一些诗歌,在精简的笔触下体味文字的玄妙,要是有足够长的闲暇时光,我可以看看自己喜欢的作家的小说,比如裘山山、蒋韵和迟子建的小说,那些细腻温馨的人物和故事,既展现了作者古道热肠的善良心怀,也体现了文学始终能够关照冰冷的现实,虽然它不能改变什么,但它能像月光一样,给个体生命以温馨的抚慰。

  母亲多次对我说,快不用看书了,看的多了,就是书呆子。望着母亲一头的白发,我的心隐隐在疼。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开着车来来往往,母亲一脸羡慕,嘴上却说,车有啥好,既费油花钱还不安全。当我去年八月十五开着朋友的车回村看她时,母亲却说,人们都说小车比大汽车好坐,我坐一坐,看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我就开着车在村里窄窄的村路上转着,母亲像个孩子一样开心的这儿摸摸那儿拽拽,说全是皮子的吧。我说,跟我到城里住几天吧。母亲就不高兴了。她说,家里的鸡儿狗儿猫儿咋呀。我说走几天又饿不死。母亲不高兴了,就要下车,我赶紧停住,母亲下了车就往家走去。

  拿我那点可怜的稿费买一辆十万块钱的车,自然还是很遥远的事。但看着进入作家富豪榜的那些人,那个又不是凭着作品的实力进入榜单的。虽然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我觉得,只要有人看你的东西,就说明有市场。那些写玄幻小说的网络写手,据说月收入也有几万。身边有几个弄文学的朋友,也开始和传统文学决裂,要写那些所谓能挣钱的东西,写来写去,最后还是没有一个能写成,然后无奈的说,真是不行了,连一个青少年的智商也比不上。

  说实话,这么多年我能始终不懈的坚持写作,是因为写作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小时候,我藏有很多的小人书。就是那些小人书,让我知道了文字的神奇。一个字一个字,就能组成那样好看的故事。当我看到一本《鸡毛信》的小人书成为现今拍卖市场的抢手货时,我就为那本被我涂抹的面目全非的小人书难过。也因为这样,才让我认真对待和珍惜身边的每一本书。

  写作,不仅让我快乐,还让我变得自信。那是上世纪末,我在网上搜索到了《北京日报》发表了我一篇文章,然后查看了电子版,记下日期后,第二天我就来到山西省图书馆报纸阅览室找寻那天的《北京日报》。当我准备去拿报纸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抢先把《北京日报》拿走了。我赶紧找了一份报纸坐在老人身边,怕他看完,报纸又让别人拿走。我一直拿眼瞅着老人。见老人翻到了副刊版,我看到了那个熟悉的标题,还有自己的名字。老人看的很慢,还拿起笔记本抄了起来。我想知道他抄什么。站起身偷看了一下,原来正在抄我那篇文章中的一段话。老人抄完,我没有向他要报纸,而是目送他把报纸放回到了阅览架上。我才把报纸取下来,复印了一份,以作留念。

  我不知道老人为什么要抄其中的一段,那一段对他意味着什么,有什么用,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写的东西让人抄写,那一刻,我体验到了写作的愉悦。

  二十多年了,我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都托付与文学和写作。虽然在国内外文学报刊发表了一百多万字的东西,也得过一些大大小小的文学奖励,还出了三本书,但让我忐忑和难过的是,三本书,没有一本跟文学有关。有次进书店,看到某位名家的书,想顺手取出来翻一下,没想到手上却沾了一层土。我暗想,名家的书尚且如此,我要是出一本书,命运又会怎样?如果再“自费”一下,怕是连书店的大门也进不了。

  文学是人类情感的记录和载休,书籍是文明的传递和集藏,有了书,我们便可上知千年下知万年,但是一本书,实实在在有它自己的命运。作为一个爱好写作的老青年,一个内心敬畏文学敬畏文字的写作者,在以后未知的人生路上,写作,仍将是我生命旅途中一盏最耀眼明亮的灯,有了这盏灯,我想我的人生,会走的无畏、充实、幸福、骄傲。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