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  勇: 皇帝的不自由

(2015-12-27 18:58:21)
标签:

历史

文化

张勇

皇帝的不自由

羊城晚报

分类: 自由典藏
张 <wbr> <wbr>勇: <wbr>皇帝的不自由


皇帝的不自由

 


作者:张   勇    原载:《羊城晚报》2015年12月27日第A12版

  

        在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富有四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即便如此,皇帝也不是为所欲为,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的,他们也有不自由的时候。

  隋文帝杨坚,有一位厉害的皇后独孤氏,经常把杨坚管得一愣一愣的,苦不堪言。甚至当了皇帝之后,他好不容易偷偷寻了两个小妞,席不暇暖,即被独孤氏知道,马上将两个“狐狸精”逮去弄死。杨坚知道后,策马狂奔,说是皇帝不做了,被大臣拼命拦住,死拉活劝,杨坚长叹一声: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据说,这就是汉语“自由”一词的最早出典。

  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唐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有魏征这样一位敢于犯颜直谏的老臣在身边,李世民当然难得自由了。还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兴味十足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逗着玩,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唐太宗一时着急,便赶紧把它藏在怀中。其实,魏征早把一切看在眼里,却故作不知,走上前去,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古代帝王追求安逸之事,旁敲侧击帝王不可玩物丧志。唐太宗担心时间长了,鹞鹰闷死。但是,魏征说个没完没了,唐太宗自知理亏,不敢打断。结果,鹞鹰还是闷死在怀中。贵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竟然也没有玩鹰的自由。

  像魏征这样“强硬”的大臣在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宋朝更多。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宰相赵普想任命某人为某官,不合宋太祖意,被驳回;第二天,赵普又奏,又不用;第三天,又奏之,太祖怒,将他的奏折撕烂扔到地上,赵普颜色自若,拾起奏折回家粘补好;明日,复进之。另一件事:有大臣立功,当升官。太祖因为不喜欢这个人,不同意。赵普坚以为请。太祖大怒:“朕就是不升他的官,你能把我怎么样?”赵普说:“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道理如此。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并不是陛下您一人的刑赏,怎么可以凭个人的喜好而决定呢?”太祖怒到极点,起身走开,赵普在后边跟着他;太祖入宫,赵普立在宫门前,很久没有离去。《宋史·赵普传》称赞他:“普入相后,坚于职守,对宋太祖忠贞不二。有当用者,普荐其为官,一奏不用、二奏、三奏,直至太祖准奏。有立功应升迁者,太祖不予升迁,普为其力请,直至宋太祖从其请。”

  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太宗时,寇准为员外郎,奏事与太宗的意见相左,太宗拂袖起身,欲入禁中,寇准用手扯住他的衣角,请他重新坐下来,“决其事然后退”。寇准的行为,可谓胆大包天!因为忌惮谏官与自己针锋相对,使自己颜面扫地,下不来台,宋太宗曾央告宰相:“朕若有过,卿勿面从。”赵光义也服了,我的过错,咱背后去说好吗?

  据《宋史·李沆传》,宋真宗想把他的叔伯姐夫石保吉提升为使相(加宰相衔的节度使),与宰相李沆商议。李沆“三问不从”,宋真宗只得作罢。

  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自由,即使是皇帝,也概莫能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